內卷他知道,可不至於如此內卷吧?
“還不是因為有些隊伍,他們擅自接劃定了區域,不讓外人進入,為此,王師兄還差點與他們起了衝突。”趙元忍不住解釋:“要不是李師兄一直牢記宋師兄您的百般叮囑,不然的話,早就打起來了。”
趙元開口,而一旁的李刀沒有說話,但從表情中,明顯能看出來心中有氣,只是忍下來了。
宋知書飲了口靈茶,略作思索,弟子私下給自己劃定區域,這種事情以前也有,但並不多,因為只有修為高的人才能這樣做,宗門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今亂世將起,加之宗門改制,有些人為了搶奪更多的資源,做出此舉也屬正常,謹慎一點是沒有錯,當然這事情放誰身上都會影響心情,宋知書也就明白了幾人為何如此表情了,與靈石有一定關係,但與這件事情也有關係。
“其實,此事無需著急,放平心態最好,再者你們前些日子收穫也不錯,我聽聞如今劍宗,不乏有為了一株靈藥、一頭妖獸而大打出手的事情,執法堂也到處抓人,所以倒不如先在家休息幾日,過段時間再說,到時候宗門肯定會有所管制,也不急這一兩日。”
宋知書出去的少,但並不代表什麼都不知道,外面的情況也略有耳聞,故而靜一靜最好,宗門絕不可能允許內部流血事件,這違背了改制的初心。
當然,他並沒有給幾人做出決定,只是提供意見,讓他們自行抉擇,到底如何還是看他們自己來。
“恩,宗門已經在處理了,我也是如此打算的。”李刀點了點頭,他年齡其實是五人當中最大的,其實更加明白穩中求勝這個道理,無非就是這段時間得到好處太大,一下子有些迷失罷了,如今冷靜下來,倒也還好。
至於王越等人,對此也是無奈點頭,沒辦法,他們幾個沒實力、沒背景,什麼都只能靠自己,如果真因為一時之利,從而得罪了某些人,或被執法堂盯上,會引起很多麻煩。
緊接著,眾人又閒聊兩句,便各自散去了。
而望向李刀等人離去的背影,宋知書若有所思,說實話他其實明白幾人心中其實並未徹底放下。
這很正常,從剛開始的收益暴漲,到現在直線下降,任憑誰都會心態失衡,不過這種事情無法去緩解,只希望他們能自己想清,還是那句話穩中求勝是上策。
搖了搖頭,宋知書收起用來招待的靈茶,在書桌上鋪開紙筆,繼續參悟聖人文章。
時間,也一點一滴悄然飛逝。
不過宋知書沒有一直待在家中,會時不時出去走走,散散心,也多看看事物,希望有所收穫。
之前由於李刀等人的遭遇,宋知書也想具體瞭解外界動向。
同時也會經常前往明月書院,沒事就請教一番文淵先生,一些有關於儒家方面的知識,看似很平常,可也因為這幾日的閒逛,讓他發現,劍城的風氣又發生了變化。
除了討論巡山誅妖外,有一件大事也傳了過來。
大周邊境,突然出現大批妖魔,虐殺百姓,使得無數人流離失所,血流成河,大周朝廷難以面面俱到,釋出詔書,請求各大仙門相助,三大劍宗,各大道門紛紛響應,在門內釋出了有關任務,前去調查具體情況,且獎勵相當豐厚。
但妖魔不比普通妖獸,不僅噬殺殘忍,而且強大,非外門弟子不可敵,因此接取任務的,都是對自身實力有著足夠自信的弟子,至於掛名和雜役弟子,都不敢參與,只是在城內討論。
而這,也讓宋知書預感到,聖人坐化後,亂世或許會比任何人所預料的會更早一些。
故而自己的修行,也必須要加快些了,只可惜築基這一關,確實很難跨過去,但隨著時間推移,自己對浩然正氣更加的瞭解,宋知書明白,自己只差一個契機。
這個契機,或許就是周文淵所言的機緣。
為此,宋知書多次前往宗門藏經閣,將之前的貢獻點全部用來租借書籍,檢視大量資訊,發現有些地方確實可以給自己帶來啟發。
而另一處,明月城內,一間靈屋中,李刀、王越、吳立山,還有趙元四人齊聚,四人的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