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古云大儒看向對方,而寧平大儒直接出聲:“三件事情格外重要。”
“其一,這位小友願不願意走儒道,畢竟他是仙門修士,對儒道一知半解,他若是願意,一切還好,可萬一不願意,該怎麼辦?”
這是第一個問題,寧平大儒優先考慮的是宋知書。
“其二,周文淵做事還是有些魯莽,他心急沒有問題,可卻讓明月城主親自送信,這必然會引起明月城主的好奇,而且身為一城之主,突然消失,太昊劍宗不可能不在乎,萬一被掌門察覺,這該如何是好?”
“眼下天下各大勢力都在爭搶我儒道氣運,要是太昊掌門知道了,絕對沒有我們的份。”
“其三,我們該如何去見他,又怎樣去見他,若是大搖大擺去,必然會被全程注意,到時候見到這位小友,只怕想瞞都瞞不住。”
寧平大儒提出這三點,隨後望向對方,希望對方能給出答覆。
面對這三點,古云大儒點了點頭,旋即認真開口:“這位小友願不願意入我儒道,全憑他自願,若他願意,這是最好,若他不願意,老夫也不會強求。”
“不過老夫還是會送幾本經書贈予他,不希望這塊寶玉黯淡。”
“至於第二,文淵確實做事魯莽,只不過我已經將真相告知明月城主,以他的性格,肯定不會相信,而且文淵送來的信,可以保證明月城主沒有拆開,故而這次找你,也是想著與你做個局,誤導世人。”
“而第三,反倒是最好解決,太昊劍宗改制,為了迎接亂世變化,壓迫宗門弟子以及城中百姓,想要透過這種方式,逼迫他們在外誅殺妖魔。”
“這件事情已經有不少人心生不滿,只要派幾個人前往太昊劍城,針對這件事情,挑起禍端,到時候你我親臨太昊劍城,你來負責解決禍亂,我去見一見這個小友,倒也能做到掩人耳目之效。”
“你覺得如何?”
古云大儒回答這三個問題。
“做個局?做個什麼局?”
寧平大儒好奇了,第一第三的回答沒什麼大問題,只是這個做局,他一下子想不明白怎麼做局。
“聖人坐化,不止自散文氣,更是有九份聖人造化四散天下,得者可獲聖人傳承,大世氣運,只需要放出訊息,就說太昊劍宗得有最大的聖人造化,不就夠了?”
“太昊劍宗不是有個很有名的弟子,叫做慕長歌嗎?就說他有,自然而然,天下人的注意力都會放在慕長歌身上,到時候太昊掌門只怕有口難辯。”
“蜀山劍宗,青城劍宗可是一直盯著太昊劍宗,時時刻刻擔心太昊劍宗將他們超越,放出訊息,引起他們之間的猜忌,你看太昊掌門會關心明月城主送信之事嗎。”
“而明月城主,也會猜測文淵送來的信,提到了聖人造化,一舉雙得。”
古云大儒是懂造謠的,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將這個問題解決了。
寧平大儒聽後,稍稍有些沉默,心中推演一番,便覺得這個辦法極好,藉助三大劍宗之間的鬥爭,又牽扯到聖人頭上,把太昊劍宗推到高處,給太昊掌門製造麻煩,這手段很好。
“主意不錯,可未免有些小人行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