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很簡單,青舟師妹寫的字,一如既往的醜,不止如此,她還是個文盲,上面沒有寫一個字,單純的就是一個叉。
意思很明確,不答應,這很符合青舟師妹的行為。
有點難受,也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青梅竹馬外加上婚約沒想到還是被拒絕了。
“確實,已經練氣四層了,未來可期,對比起來,我才不過練氣二層,身為男子不如女子,這本身就是一件可恥的事情,若換做是我的話,也不會答應。”
宋知書自我安慰,也是開導自己,好在的是擁有了寶塔,也沒那麼難受了。
不過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罷了。
將書信放在一旁,宋知書一向不喜歡被女人影響情緒,有句話說的很好,無愛方可破情局。
收拾一下心情,宋知書離開家門。
大雨傾盆,看起來很是嚇人,若不是為了儒家正氣,宋知書絕然不會出門。
為了儒家正氣。
宋知書沒有囉嗦,前往雜貨鋪買了二十把紙傘。
為了有效將紙傘送出,宋知書沒有選擇在修士區駐留,去的是東市,東市周圍都是凡人,紙傘這種東西沒有什麼價值,給予修士的意義不大。
倒不如贈給尋常百姓,對他們的幫助更大一些,尤其是一些婦孺孩童。
如此。
大約兩個時辰。
二十把紙傘全部被宋知書送了出去,但並沒有想象中一大堆儒家正氣凝聚。
尤其到最後,一絲絲儒家正氣都沒有,還不如默寫一遍文章。
東市街道屋簷下。
宋知書微微皺眉,有些疑惑也有些好奇。
“先前贈送的紙傘,確實有一些儒家正氣,但對比之前的信差而言,確確實實少了很多很多。”
“二十把紙傘,加起來不過半道儒家正氣。”
“問題出在何處?”
宋知書有些疑惑,確實有點不明白了。
街道當中,百姓們行色匆匆,突如其來的大雨,確實擾亂了這片區域的安靜。
宋知書立在屋簷之下,安靜思考。
過了許久,大雨沒有絲毫停下來的意思,而宋知書也逐漸琢磨清楚了。
“我雖然是在做好事,但我的初心已經變了,之前的我,是發自內心,幫助信差,可察覺有利可圖之後,我再去做好事,雖然依舊可以得到認可,但這種並非是發自內心。”
“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節有所記載,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這或許就是為何沒有得到儒家正氣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