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藥包只嚇住了敵將一時,但嚇不住太久。
李欽載和敵將都很清楚,這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決戰,不會因為炸藥包的出現便長久對峙下去。
這條從北到南的必經要道,李欽載必須死死守住,敵將必須打通,哪怕崩了牙也要撕開唐軍的防線。
這是無可避免的衝突,炸藥包再恐怖,也比不過敵將既定的戰略。
這次對唐軍的突襲,北方諸部落也是押上了重注,賭注是各個部落男女老小的性命。
背後捅了唐軍的刀子,高句麗若扭轉了戰局,唐軍東征再次失敗,則高句麗和北方各部落能保數十年太平。
若高句麗被滅,那麼北方各部落可就倒血黴了,敢在背後捅唐軍的刀,高句麗滅國之後,大唐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北方部落,一如當初李靖橫掃突厥一樣,北方部落也將是同樣的下場。
大唐事後的秋後算賬,對北方部落必然是雞犬不留。
此戰,是牽涉三方面存亡的決戰,既見高下,也分生死。
最後一名斥候來報,敵軍已再次開拔,李欽載卻毫無波瀾。
該來的,終究會來。
“劉仁願,傳令,列陣,備戰。”李欽載淡淡地下令。
劉仁願拔出了刀,嘶聲厲吼:“全軍列陣,備戰!”
將士們飛快集結,在陣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沉默地給三眼銃裝藥。
李欽載面無表情,心中亦無半點情緒起伏。
兩千多對一萬,毫無勝算,可以說的必死之局,除非此時此刻援兵天降。
等待敵軍到來的空隙,李欽載蹲在地上默默地做起了數學題。
不奇怪,這道題必須做。
假設部曲護送受傷的李勣,考慮到高句麗多山地形,和李勣受傷難行的現狀,李勣和部曲們勻速行軍的速度大約是一個時辰三里路。
那麼從李欽載率部與敵軍交戰到此刻,大約過去了五個時辰,也就是說,李勣才走了不到二十里。
如果李欽載沒守住,放敵軍過去了,以敵人騎兵的速度,或許兩個時辰內就會追上李勣,那時便是無可挽回的奇恥大辱。
將手中的樹枝往地上一扔,李欽載嘆道:“至少還要堅守五個時辰啊……不然老頭兒絕對會不甘被俘,主動抹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