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民心沸騰。
人群越聚越多,李欽載被層層圍在中間,百姓們跪拜如謁佛,虔誠又感激的樣子令人感動。
李欽載有點尷尬,他自覺不該受此大禮。
當初救援鄯州,真的只是本分,任何一個稍有責任心的主帥,面對數萬百姓的生死,都不會坐視不理。
可他沒想到百姓們將恩情看得比天大,蜂擁跪拜的場面令李欽載感到無所適從。
他從未想過,自己的一個決定給全城百姓們帶來了什麼。
手足無措的李欽載給劉阿四使了個眼色,劉阿四領著部曲們上前,將李欽載從人群解救出來。
長揖正要拜別百姓,然而李欽載沒想到他們的熱情依舊不減。
明明是逃兵災的百姓們,紛紛從自己的行李中掏出了無數食物,雞蛋,飯糰,糠菜餅,還有藏了一路捨不得吃的幾兩肉乾。
前赴後繼地將珍藏的食物往李欽載和部曲們懷裡塞,不由分說,態度堅決,不收就是不給面子。
李欽載這次態度很堅定,都是百姓活命的糧食,一絲一毫都不能要。
於是立馬下了嚴令,部曲們嚴禁收取百姓任何糧食,違者軍法處置。
部曲們也嚇壞了,軍令在前,誰都不敢收,差點給熱情的百姓跪下求饒。
雙方又是一陣你來我往的糾纏,終於,李欽載和部曲們拜別了百姓,忙不迭騎馬上路。
一路快馬加鞭跑出幾十裡,李欽載才長鬆了口氣。
報恩太熱情,也讓人感到壓力,李欽載實在無法承受這排山倒海般的感恩。
隊伍行進的速度又慢了下來,這次李欽載學聰明瞭,一路蒙面而行,正好大漠風沙大,也能保護自己這張俊俏的臉蛋。
崔升騎在馬上,眼神複雜地看著他,突然嘆道:“大丈夫當如是也。”
“嗯?啥意思?”李欽載扭頭望他。
崔升搖搖頭,道:“想我崔升也是熟讀詩書,通曉經義,皓首窮經仍不墜其志,可是終究半生都活在瓊林詩義中,不知人間疾苦。”
“書讀得多了,自以為已明德知禮,踏足大道,殊不知仍是自私無恥,白讀多年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