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載大喜,拍了拍駱賓王的肩笑道:“你是個人才,我收了,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幕賓,若有機緣,我會向天子薦你為官。”
駱賓王喜出望外,這幾年他到處向權貴家投行卷,毛遂自薦為幕賓,終極目標當然是求官求名利。
李欽載的這句承諾撓中了他的癢處,駱賓王眼眶泛紅,他覺得自己終於能一遂生平之志了。
“多謝李縣伯,在下願效犬馬之勞。”
…………
駱賓王是個人才,這個人才給李欽載最大的啟發就是,不要在敵人的戰場上與敵人決鬥。
李欽載恍然大悟,腦海裡瞬間有了主意。
一個時辰後,宋森匆匆趕到國公府。
李欽載噼頭就問:“查得如何了?是誰在背後構陷我爺爺和堂兄?”
宋森苦笑道:“還在查,暫時沒結果,百騎司也不是神仙,哪有如此快便能查到幕後主使。”
李欽載擺擺手:“不必查了,查幾個容易的。我想知道,我堂兄的桉子是誰第一個向天子遞參劾奏疏的,查這個不難吧?”
宋森立馬道:“不難,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下官現在就能告訴你,是監察御史劉興周。五日前,他向尚書省上疏,將李敬業枉法並與犯人之妻私通的事上奏朝廷,同日便有十二位御史一同參劾。”
“劉興周是何背景?”
“表面上並無背景,此人是貞觀二十一年的二榜進士,出身寒門,先於崇文館當編撰,永徽三年調任薊縣令,顯慶二年被調回長安任監察御史,至今已五年餘。”
“那對犯人夫妻遠在瓊南被滅口,千里之外的事,劉興周是如何知道的?”
宋森道:“犯人夫妻被害,儋州刺史快馬報上長安,信使當夜入城,天剛亮劉興周便向尚書省遞了參劾奏疏……”
李欽載冷笑:“他比你們百騎司的訊息還靈通,不如讓他坐你的位置算了。”
宋森苦笑道:“李縣伯,他這分明是有人與他合謀,下官猜測,信使還未到長安,他恐怕便已將參劾奏疏寫好了。”
李欽載嗯了一聲,道:“知道誰是第一個參劾我堂兄的,事情就好辦了。”
宋森試探道:“李縣伯欲拿劉興周開刀?”
李欽載笑了:“拿他開刀豈不是尋仇啟釁,愈發顯得我英國公府心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