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封他為軍器監少監,後來封了縣子,又是縣伯,幷州糧案時臨時封了個刺史……
李欽載算是看出來了,李治這是有計劃有預謀的一步一步讓他走進權力的中樞。
李欽載為難地道:“陛下,臣只是個教書先生呀……”
李治笑了:“景初之大才,於國有大用,朕得多昏庸才會捨本逐末只把你當作教書先生。”
接著李治又嘆道:“貞觀之治,賴因房杜,朕的永徽龍朔也希望後繼有人,再出一位治世賢臣,輔佐朕打理江山,創清平盛世,景初,朕對你寄予厚望,你莫辜負了朕。”
李欽載抿了抿唇,躬身道:“臣,願盡全力輔佐陛下。”
…………
皇帝都無法推行下去的國策,李欽載當然更沒辦法。
君臣飲宴已有了七分醉意,李欽載識趣地告退。
走出安仁殿,迎面冷風拂面,李欽載吸了一口新鮮空氣,醺然的頭腦頓時一清。
已經走到這個位置,朝堂的爭鬥已不可避免。
享受了官爵的俸祿和待遇,就必須付出被捲入漩渦的代價。
當了官,封了爵,還指望回到鹹魚般的生活,老天不可能讓你佔這麼大的便宜。
右散騎常侍……李欽載笑了笑,整理了一下衣冠,緩步朝宮門走去。
如何解決這個麻煩,李欽載暫時沒什麼頭緒。
但他打算出宮後拜訪一下許敬宗。
從現代管理模式來說,老闆只需要搞定手下的幾位高管,基本就能搞定整個公司。
那麼用在朝堂也是如此。
如果搞定了兩位宰相,再解決朝臣的異議,相對就容易多了。
這個思路沒毛病。
快走到承天門時,一群人迎面朝李欽載走來。
這群人走得很快,領頭的人一邊走一邊揮手,不耐煩地呵斥前方的人讓道。
這群人離近了,李欽載才發現他們是一群宦官,宦官們的中間是一名穿著百納道袍的中年道士。
道士的模樣倒是很正派,一看就是替天行道的主角人物,頜下一縷青須無風自動,道士一手背在身後,另一手捋須,眉宇間不經意地閃過幾分倨傲之色。
李欽載點點頭,倒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有沒有本事且不說,賣相還是不錯的。
這群人走過金水橋,離李欽載越來越近,為首的宦官眼生,不認得李欽載,見他穿著緋色官袍,頂天了也只是個四品官兒,宦官頓時膽氣壯了,指著李欽載大聲呵斥,令他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