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對學生是偏心的,對學霸和對學渣完全兩種態度,這是人之常情,孔子說的“有教無類”大約是教育界的一種理想狀態。
隨著國子監學子的入學,這個和尚班的平衡終於被打破了。
這個班終於有了優等生和學渣之分,以前蕎兒雖然是學霸,可他畢竟是李欽載的兒子。
在他們潛移默化的認知裡,先生那麼厲害,兒子厲害是天經地義,所以蕎兒這個學霸並未引起小混賬們的任何嫉妒。
國子監學子來了以後,李欽載清楚地看到李素節他們明顯有了壓力。
李欽載在堂上一道道題目測考,國子監學子們的回答充滿了自信,就算遇到不會的題,他們也會從容不迫地行禮,不卑不亢地告訴李欽載,這題涉及到的知識他們不會。
如果先生講解授業,他們一定會。
不會就是不會,因為無知而來求學,不然他們來幹啥?
這下連李欽載都情不自禁朝小混賬們投去同情的目光。
求學態度端正,智商似乎也比他們高,小混賬們除了有個超然旳高貴出身,還剩下啥?
瞭解了國子監學子的大概程度後,李欽載宣佈下課。
李素節沒精打采跟在李欽載身後,一直跟到前堂。
李欽載停下腳步,轉身嘆道:“要不你們還是找個廠上班吧……”
李素節一愣:“啥廠?”
李欽載也一愣,隨即回過神,剛才老師的角色太入戲了,這群混賬哪怕是真的智障,回到家也是人五人六的少主人,智商低一點並不影響他們橫行霸道。
“先生,或許弟子真的不適合學先生的學問……”李素節神情低落地道。
“有句話很殘忍,但我還是要說實話,是的,你們確實不適合,你們的生活太優渥,已經失去了求知的慾望,人沒有求知的慾望,任何學問都很難學會。”
李素節沉默片刻,又道:“國子監的師弟們都有求知慾嗎?”
李欽載想了想,道:“或許有,但也不純粹。他們是國子監明算科的學子,明年要參加科考的,如果要定義他們的話,大概是功利心促成了他們的求知慾,為了個人的前程,他們也必須勤奮用功。”
李素節神情陷入迷茫。
他突然不知道以後的人生該怎麼辦,他是皇子,不存在所謂個人前程。
將來再長大一些,他便會被封到地方之藩,在偌大的王府裡混吃等死度過這一生。
就連在這裡求學,他都找不到動力了,因為永遠有比他厲害的人,先生的學問傳世,其實並不需要他擔負什麼責任,也擔負不起。
似乎看出李素節所想,李欽載拍了拍他的肩,道:“你們一生註定富貴,學問對你們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如果不是打從心底裡真心喜歡這門學問,真不如轉身離去,莫浪費大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