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似乎品出了李欽載那道眼神的含義,微笑道:“素節向來懂事,人也聰慧,本宮叮囑過他,讓他安心在此求學,景初曾說,明算格物之道關乎社稷民生,素節學成後,將來就算之藩,也能為社稷做點實事。”
契苾何力突然道:“李家娃兒,老夫有一問。”
“契苾爺爺請說。”
“你弄出的火藥,還有那三眼銃,難道也是明算格物裡的學問?”
李欽載點頭:“是的,火藥和三眼銃屬於熱兵器,明算格物之道里,數學是基礎,物理是萬物之原理,還有一門化學,是萬物變化之道,火藥便源於化學。”
前堂內頓時一靜,包括李治夫妻在內,人人皆露出震驚之色。
當初李欽載發明火藥後,李治第一時間得到了火藥秘方。
秘方歸秘方,火藥的原理李欽載卻只是一言帶過,反正李治又聽不懂。
李治當時以為火藥又是李欽載妙手偶得,他沒想到此物的原理竟然跟明算格物有關。
一直不曾低估明算格物一道的博大深遠,可李治此刻還是覺得低估了。
大唐若有一百個一千個李欽載,他們的學問加在一起,像火藥這等鎮國利器不知還會出現多少。
當人類的智慧用在戰場上,能夠如此直觀地影響將士傷亡率的學問,李治這是第一次深深刻刻感受到了。
這門學問一定不能失傳,而世上懂得這門學問的,僅只李景初一人,這很危險,對大唐很危險!
李治與武后飛快對視一眼,發現彼此的表情都若有所悟,顯然有個念頭夫妻倆想到一塊去了。
“景初,明算格物如此重要,你收的弟子太少了。”李治突然道。
李欽載眼皮一跳,咋就轉移話題了?他剛才說那麼多的意思,是給大家打個預防針,以後每年退一個人,到時候莫怪他。
每少一個學生,他就多輕鬆一分,人生還來得及享受。
李治這句話一說,李欽載頓時有了不妙的預感。
“呃,臣覺得弟子已經不少了,若能把他們培養成才,亦是社稷之福,他們若掌握了臣的學問,大唐無論民生還是兵事,皆有巨大的進步,這些弟子足夠了。”
李治搖頭:“不,不夠。總共就十幾個弟子,每年還要退學一個,十幾年後你可就一個弟子都沒有了。而你的學問,朕估摸了一下,十幾年怕是學不完,沒有弟子可教,學問失傳豈不是大唐的嚴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