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登陸首日,長崎城陷落,城中赤血遍地,臣民哭嚎連天。
長崎十萬倭人在唐軍的刀劍下伏地乞活,唐軍遵程伯獻將令,屠城一日而止,掠府庫民間財物如山。
屠城發洩了戰爭的壓力,掠奪滿足了財物的慾望,這支六千餘人的唐軍從長崎再次往東開拔時,全軍上下精神矍鑠,戰意騰騰,精氣神完全不一樣了。
唐軍離開後的長崎城,城中遍地鮮血屍骨,十室九空,婦女赤裸身軀仰天哭嚎,壯年男子皆被屠戮殆盡,城中處處火光,這座倭國最大的對外進出港城幾乎淪為廢墟。
龍朔二年二月十五,倭國國主從四國和本州島緊急調遣兩萬大軍狙截唐軍,兩軍於下關遭遇,激戰爆發。
二月十七,倭國兩萬大軍戰敗潰逃,唐軍付出了一千餘傷亡。
這個年代,火器對冷兵器是完全碾壓的,幾乎不費吹灰之力,若非唐軍將士補給線太長,執槍的將士未披重甲,連這一千多人的傷亡都不必付出。
經此一役,倭國徹底陷入慌亂。
因為舉國已無兵可用。
百濟白江口一戰,倭國派出了四萬餘人,已全軍覆沒,本土下關一戰,倭國僅剩的兩萬軍隊又被擊敗。
倭國時年國中常備軍隊不到八萬,剩下的軍隊都把持在那些自私的小國國主手中,下關一戰後,懼於唐軍實力,倭國國都飛鳥城一片混亂。
下關戰敗的訊息傳到飛鳥城,倭國攝政權臣,中大兄皇子緊急召見臣子商議,君臣商議後決定向唐軍求和,派出使者前往下關,求見李欽載和程伯獻。
二月廿四。
李欽載拒見倭國求和使者,並驅逐出營。唐軍繼續向東開拔。
二月廿六,求和使者被逐,唐軍繼續東進的訊息傳到飛鳥城,倭國朝堂大亂,朝中守舊勢力趁機逼宮攝政中大兄皇子。
強敵壓境,內憂外患,中大兄皇子不得不對內妥協,二月廿八下氏上詔,允許國中權貴擁私兵。
三月初,唐軍繼續推進至岡山。
至此,唐軍已佔倭國國土近半,前鋒斥候的蹤跡已出現在京都飛鳥城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