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城子村不一樣,百姓本就養鴨鵝,一個餬口的營生,自是願意幹的。
“羅姑娘,你看俺能幹您這活兒嗎?”
幾個村民實在是受不起這誘惑,大著膽子問了幾句。
“這事兒我包給牛信誠了,有啥事兒,以後你們找牛信誠說話,至於他跟你們怎麼合作我不管,但我今年就要看到六百隻以上的鴨苗被賒出去”,羅小喬說。
“信誠叔,晚點兒還請你跟我到羅家村籤個協議。你孵好了鴨苗我們來驗看,賒出去的時候,我會找人跟你一起”,羅小喬想了下,說道。
“成成”,牛信誠很高興,他不光為自己高興,他想得更長遠。從小在這村子裡長大,能帶著大傢伙過上好日子,他比什麼都開心。
“回頭胡先生會印好一批協議,你每次都把簽好的跟孫管家交接就好”
“好好”,牛信誠只剩下點頭了。
臨到傍晚,一共收了將近二百隻鴨子和一百隻鵝。
鴨蛋也有不少,讓幾個小夥子分批帶了回去。
村民們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也都笑開了花。
“娘,俺走了,過完年回來看你”,牛嬸兒大嗓門嚷嚷的鄰居都聽見了。
幾個妯娌早看到自己男人賣鴨子了,也知道了原委,心裡都快羨慕死了。
“這牛蘭花是真走了大運了,誰能想到,羅家村那旮旯角,能出個羅氏木業啊,聽說都過起來了”
“哎吆可不是嘛,鐵蛋不是剛說了門親嗎?就是羅家村的閨女,小丫頭自己一天都能掙二十個銅板呢”
“這哪兒是娶媳婦,這是娶金山呢”
“可不是嘛”
寒風呼呼的颳著,把村民的話傳的老遠。
一大群鴨和鵝趕進了羅家作坊。
羅爺爺一直沒找到機會問,這會兒總算抓到人了。
“小喬,你要這麼多鴨鵝幹啥?”
“做衣服”,羅小喬神秘一笑。
“你想用鴨毛?那個很臭,而且也不暖和,鵝毛倒是可以”,羅小妮腦子很快,馬上反應過來了。
“到時候你們再看,保管讓你滿意”,羅小喬賣了個關子。
羽毛做的物品,這個時代早就有了,比如有錢人用鳥獸毛羽製成羽衣,叫做毳衣。
還曾有《嶺表錄異》記載:“南邊之酋豪,多選鵝之細毛,夾以布帛,絮而為被”
只不過,還真沒多少人穿戴,一是因為工序繁雜,一般人穿不起。二是穿的起的人則嫌棄那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