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作坊算是正式開業了。
按說這麼粗放的招工,應該難免會有幾個濫竽充數的。
但有五戶互相擔保的要求在呢,再透過測試這關一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總體來說,來上工的人,還都是相對不錯的。
女工們嘰嘰喳喳,十分熱鬧,真正詮釋了三個女人一臺戲的俗語。
羅小喬召集大家到了放羊毛的作坊,拿出來幾個梳毛器。就是一塊大木板上倒插著無數的鐵針。
來人從沒見過這種東西,俱都一臉好奇。
“小喬,這是什麼呀?”有活潑的小姑娘,也不怕她,上來問道。
“這叫梳毛器,看著,就用這個,把羊毛都梳理好”,羅小喬一邊說,一邊叫上魏嬸,兩人配合示範了一下。
梳毛器反覆刮過,細心的整理,將洗淨的毛梳理成網狀。
然後在固定的案板上,透過倒立的鐵釘,將毛拉細拉長。
最後加捻,繞卷,就把羊毛手工搓成了毛線。
女工們看著看著,都是一臉的驚詫。
從來都知道羅小喬腦子靈,卻沒想到她可以把所有人日常都知道的東西,用這方式改變用途。
“真是神了啊,這跟棉花似的,就能搓成線了”,幾個嬸子嫌離得遠看的不夠細緻,湊上來近距離的觀摩,還拿手捏起來毛線,捻了幾下。
“小喬,這線有些粗啊,還有點扎手,能行嗎?”魏嬸也疑惑地問了出來。
“沒事,你們上午就先搓著毛線,等下午,我來教你們織毛衣”,羅小喬說。
女工們也不管聽不聽得懂啥叫織毛衣了,反正就是做衣服,用這毛線做衣服。他們還真是不太敢相信呢,這能做出來啥?
不管怎麼說,來人都是很勤勞的,東家讓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是即便她們一個上午都沒有停歇的幹,效率還是極低,每人也就弄出來一小卷毛線。
女工們挺怕羅小喬覺得不划算,打消織布的念頭,她們就沒有工可上了。
所以羅小喬下午來的時候,她們臉上都有些忐忑,也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喬,你看,不是嬸子故意這麼慢,這真的不太好弄。”
羅小喬笑了笑:“沒事的嬸子,我知道的,這兩天只是讓你們練練手,後面我工具到了,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