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還有呢?”犬戎王竟然聽不進去我的話,哈哈大笑了起來,“還有呢?還有什麼分析?說來聽聽。”
我嚥了口唾沫繼續說道:“對於此事,長安現在的回應是溫和的,但是不保證他們沒有私心。暮雪和騎銘的結合無異是一件對北漠和長安都造成巨大威脅的大事,這個關頭,我不相信有些有野心的部族還會幹巴巴的坐著。還有,長安城真的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治集團,對於一個國家的掌控,不僅在於聖上手裡,國家的長治久安的保衛職責也被分散到了十個錦衣侍衛手裡,錦衣侍衛的天職便是保衛長安的興盛,連聖上的意見都可以不聽,他們執行任務甚至可以不上報聖上。所以,就算是聖上贊成這門親事,可是對長安有巨大威脅的這麼一件大事,他們怎麼可能坐視不管?”
“說的不錯!真是有你爹當年的風範,不愧是雪域聖主的女兒!”犬戎王依舊是豪邁的笑著,他的神情依舊瀟灑自如,平靜的問道:“清漪公主你覺得長安城錦衣十侍衛這個制度做的好麼?”
我不知道他為何會問我這個,我對政治其實真的一竅不通,不過憑著我自己的感受,加上剛才被犬戎王誇獎了膽子也大了起來,我便直言道:“清漪個人認為,錦衣十侍衛的制度實在是妙得很,數百年來,一個王國的興盛往往是靠著皇帝的賢明和大臣的盡忠輔佐,然而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緊靠皇帝一人專權,很難做到一輩子都賢明如一不犯錯誤。然而古今多少仁君,不是敗在了美人的石榴裙下,便是聽信了宦官佞臣的讒言,終於身敗名裂,毀家誤國。然而治理國家,不是靠一個人的賢明便可以的事情,因此錦衣十侍衛此時就扮演了非常好的角色,他們的存在使得整個國家的治理權和兵權分離,與聖上互幫互助,卻也互相制衡,然而十位侍衛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一等一的好手,十個人分別處理不同的事物,也很好的杜絕了一個人手中集中的兵權過重,超過皇權的可能。這樣下來,即使整個國家沒有皇帝,子民也依舊可以安穩的有秩序的生活著。”
“非常好!果然有才華,有見地!”敦煌城主讚歎道:“清漪你可知道,這錦衣十侍衛的分權制度,是誰當初提出來的想法麼?”
我搖了搖頭,這個我真不知道,不過自從我七歲來到長安的時候,我便已經知道了錦衣十侍衛的名號,應該從那個時候起,就已經有了吧。
敦煌城主笑了笑,揭開了答案,“是你娘,南音公主。你娘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她已經可以一個人治理整個長安了,她在十八歲那年,嫁給了你爹爹聖主無痕。”
什麼,這制度,是我娘提出來的?我不可思議的看著兩位王。他們肯定的對我點了點頭。
怪不得,長安與北漠的人,都說我娘是奇女子,原來她未出閣時也有這等壯舉。
對於孃的事情,我真是越來越好奇,越來越想知道了。可是,這錦衣十侍衛維護的是皇族的安寧,對北漠來說可是一道強有力的屏障。
“你的擔心,是對的。”犬戎王笑著說道,“可是,對此我們也早已經有了對策。”
“這次來長安,我是先走一步,而後聖上又邀請了敦煌來長安,北漠幾大部族,反對戰爭派的兩位王已經在長安了,而且此時使臣與皇子均在皇宮之中,無論是北疆暴亂還是長安兵變,都是極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我來長安之時,匈奴王已經調派了五萬騎兵兵壓北境,如若我接不回你,那麼匈奴的騎兵便會長驅直入,直逼長安。而此時,長安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皇城,攻破邊境不會是什麼難事。”
看來,薑還是老的辣呀,這些事情他早已經部署好安排好了,兩位王雖然看上去氣定神閒,但背地裡早已經波濤暗湧,互相較勁起來了。
怪不得聖上能聽從敦煌城主的安排,如此輕鬆的便解除了和暮雪的婚約,估計這兵壓北境也是有一定的功勞的。
只是,各國各部族之間,真的一點信任都沒有麼?除了吞併,就不會想著如何合作共贏麼?這個想法剛已進入腦子,我便覺得自己愚蠢了,政治上的事情,不是我隨隨便便僅憑自己的知覺就可以妄加評論的。
犬戎王繼續跟我解釋著,似乎今天,對於治理國家他非常有興趣跟我討論,“你娘曾經說過,要維護整個天下的長治久安,並不是一方富強就能一統天下,那樣一定會造成官逼民反的混亂局面,要想真真正正的維持和平和長久,那麼就要分權制衡,她對於長安的治理是如此,對於整個天下,亦是如此。”
“整個天下?”騎瀮突然插了一句,其實我也很好奇,孃的勢力範圍怎麼又擴充套件到整個天下了?
“南音公主嫁到北漠後,便與無痕聖主一心治理北漠,也有人曾詬病她忘本,南音公主只是如是回答,兩權制衡才是根本啊。因此長安和北漠兩家左右對立,兩大勢力雄踞,各諸侯小國再沒有興起任何戰亂,天下居然奇蹟般的維持了十年的和平,這才休養生息,民富兵強,因此說,這天下百姓的安居樂業歸功於你娘,一點都不為過。”敦煌城主補充道。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