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穗歲一開口,就是砍了差不多三分之二。
現場是倒吸聲一片。
蔣優很是意外的看向祝穗歲,還有點擔心,怕她惹惱了吳老漢。
而吳溫柔倒是用很崇拜的眼光看著祝穗歲,原先這一趟下來,愣是沒看到祝穗歲怎麼還價,跟上一回在翼城截然相反,她還擔心祝穗歲現在也一樣,不講價直接要了這雞缸杯,那麼多的錢,她到底是為了自己老闆心疼。
不過還好,自己老闆不是傻子,終於知道講價了。
吳老漢愣了一下,隨後惱羞成怒:“你這小姑娘怎麼這樣砍價,我出價一千,你直接給價三百五,真以為我這裡是做慈善的不成?”
“叔,你急什麼呢,這些東西你放在這裡這麼久,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買主,我既然看中了,那就是緣分,你要是願意賣給我,咱們就三百五十塊成交,你要是不願意,我也不廢話,咱們就這麼算了,買賣不在,情誼在不是。”祝穗歲表面上風輕雲淡,掌握著整個的主導權。
古玩的買賣,和其他買賣不一樣。
是一個雙方極度拉扯的過程。
不僅要看誰沉得住氣,還要看誰更懂行。
祝穗歲經過這一趟下來,覺得吳老漢賣這些瓷器,十有八九他兒子是不知道的。
雖然不知道他兒子是怎麼弄來的這一批,但她估算著,要是兒子在場的話,自己怕是就無法撿漏買走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祝穗歲的運氣好,她能跟人磨價格。
吳老漢糾結了起來。
他拿不準。
其實他偷偷聽到兒子和別人交談的時候,無意中得知了,原來這一批都是仿製品。
雖然是仿製品,但因為做得足夠好,所以還是有機會高價賣出去的。
古玩不像是別的東西,如果不好,還是能夠退的,古玩的規矩那就是,東西一旦出手,無論後續如何,都不能再後悔。
東西買到假的,那就是自己打眼。
買到好東西,別人能出高價賣出去,前面的賣主,也不能去跟人要回來。
這是人家的眼光更好,是賣主自己打眼。
要不然都能退或者要回來的話,這一行不就亂套了。
所以在古玩界,就沒有售後一說。
吳老漢聽了這東西是假的之後,就很提心吊膽。
因為兒子不想讓他知道,所以吳老漢也只能假裝不知道,不過因為他就住在隆福寺附近,以前遛鳥的時候,認識了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