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外臣已經把該說的話說了,願不願意請貴國君臣商議,若明天還沒見到矢國的迴音,外臣只有另尋他國了。”周堯說道。
“我們這就商議,明日給你答覆。”姜無餘趕緊說道。
“外臣告退。”就在周堯轉過身的時候,隨口說道:“據我所知除了矢國,虢國對隴川也很有想法。”
這話其實就等於告訴矢國君臣,你們可抓緊了,錯過這個村,下一個村子可就是別人的了。
周堯走後,姜無餘再也掩飾不住內心的高興之情對何盾道:“你這一招還真管用啊!雖然沒有從王室那裡把隴川要回來,但卻讓散國自己知難而退,主動把隴川一半的土地交給我們。這就叫做什麼來著?”
“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何盾補充道,“君上,既然散國已經找上門了,不知君上意欲何為?”
“這還有什麼值得考慮的,當然要了。千古難逢的機會擺在面前,如不抓住今後是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姜無餘對何盾說道。
雖然姜無餘很高興,作為相國的何盾卻並不興奮,“君上,我老是覺著這事情來得也有些太突然了,令人有些匪夷所思。”
“這有什麼?當初散盤子在位的時候,隴川是他從寡人手裡搶去的,既然是搶別人的東西,怎麼會主動在還給人家呢?現在姬釗不一樣了,他跟隴川之間又沒有太多的關係,加之又不喜歡駐守在那裡的秦人,所以就願意來找我們商量此事了。”姜無餘說道。
“不過君上,臣可要提醒你,雖說散國願意拿出隴川一半的地方讓我們出兵駐守。但我們也不要忘了當下秦人可是駐守在隴川,我們要想真正得到隴川之地還是要費些周折的。”何盾提醒道。
這一點姜無餘也想到了:“寡人當然知道當下秦人駐守在隴川,但是你不要忘了,只要我們拿到了跟散國的協議,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要求他們秦人從我們的地盤上離開。”
都多大的人了,想問題還這樣簡單。
“臣覺著這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即便是我們拿到了跟散國之間的協議,也未必能夠趕走當地的秦人。我聽說當下秦人在隴川的兵馬已經有三千人以上,再加上當地的百姓,人口應該上萬了。如此龐大的隴川之民,我們要想將人家趕走怕是要費些力氣了。”
姜無餘一聽就不高興了,“當初你不是跟我說只要寡人前往鎬京就能夠輕鬆的從王室哪裡把隴川要回來嗎?結果怎樣呢?寡人去了鎬京還是沒有要回隴川之地。現在人家散國主動過來,願意把隴川一半的地方劃給我們,你怎麼有遲疑呢?”
聽到姜無餘的責備,何盾也不再說什麼了。
姜無餘對何盾道:“現在我們先拿到隴川一半的地方,等下一步我們在隴川站穩腳跟了,再一步步吞併整個隴川,到那時矢國又會煥發生機,成為關中西部最大的諸侯國。”
由於不是周王室的姬姓本家,這些年矢國遭受了不少的委屈,這些委屈姜無餘一直在心裡記著。現在他要藉著這個機會再次壯大矢國,力圖恢復當初關中西部老大的雄風。
“好,君上能夠有此雄心壯志,臣感到非常高興,這麼說我們可以跟散國簽訂協議了?”何盾說道。
“當然可以,明一早寡人就跟散國簽訂協議。”姜無餘用一種無可置疑的口氣說道。
事情只要是定下來了,簽訂協議只僅僅是一個形式罷了。第二天一早,矢國國君姜無餘、相國何盾以及散國宰相周堯雙方說定之後,草擬了協議。
協議擬好後,姜無餘仔仔細細的看了看,確信沒有問題之後便在協議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隨後蓋上矢國的大印。
協議簽好之後,周堯對姜無餘道:“君上,我們已經在矢國簽好了協議,還請君上安排人隨我一同前往散國,等我家君上籤過之後,這協議可就生效了。”
聽完周堯的話,姜無餘心中那個高興啊,可就別提了,這份協議一旦簽訂矢國就可以輕鬆擁有隴川一半的地方,一想起來他就掩飾不住的高興啊!
於是姜無餘想都沒有的對何盾道,“煩勞相國隨周相一同前往散國。”。
這言下之意就是讓何盾跟隨周堯一起前往散國。
“諾,臣定當不辱使命。”何盾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