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有道理。明天就這麼跟姜無餘等人說。”周天子說道。
“王上英明睿智,所有事情都會迎刃而解。臣告退”該說的已經說完了,虢公知趣的退出王室大殿。
臨走前還不忘恭維一下週天子。
做臣子的,要學會把功勞給主子,把過錯給自己。唯有這樣才能夠長久的待在主子的身邊。
有了虢公季的主意,周天子忐忑的心終於放下了,虢公季走後,天子姬靜微微的笑了笑,“還是虢公跟孤王一心啊”
第二天一早,仲山甫、程伯休父、虢公季等人早早來到了王室大殿。
“臣等拜見王上。”見到周天子,眾臣拜道。
“愛卿平身。”天子姬靜說道。
諸位大臣起身後,周天子道“昨日之事,諸位有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
“王上,昨天回去後,臣思考許久還是覺著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應該以維護王室的尊嚴為上。唯有在此基礎上做事才能夠算是符合要求,否則就是欺君犯上,應該予以打壓和摒棄。”程伯休父說道。
“嗯”聽完程伯休父的話,周天子微微的點點頭,“卿士有何高見”隨後周天子徵詢仲山甫的意見道。
“臣堅持自己的意見,既然當初王室把隴川劃給了散國,那麼散國就有權處理隴川的所有事務,包括把隴川租借給秦人。再說了秦人來到關中已經多次打敗南犯的戎狄,這對於保護王室的西北邊境起到了很好的拱衛作用,我們更應該維持才是。”不用說,仲山甫依然堅持自己的意見。
雖然仲山甫和程伯休父都說是為了維護王室的尊嚴,但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而且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意見。
其實天下事往往是這樣,一樣的事情就看你怎麼解釋了。
就在在仲山甫和程伯休父為矢國的事情各持己見的時候,內侍在殿外喊道“矢國國君求見”
矢國國君姜無餘求見。
“宣矢國國君姜無餘上殿”
在內侍的傳喚聲中,矢國國君姜無餘快步走上大殿,“臣姜無餘拜見王上”
“愛卿平身。”周天子說道。
矢國國君姜無餘起身後說道“臣還是那句話,如果散國不能守住隴川,那就交給矢國,矢國願意替王室駐守西北邊境。”
真是一個執著的好孩子,認定的事情十頭牛都拉不回來,更何況還是牽扯到國家利益的大事,能多要點就多要點。
更為重要的是,姜無餘從昨天的上殿情況來看,已大致摸清了周天子的態度。既然沒有極力反對,那就是預設。於是姜無餘就更有信心要回隴川了。
想法很美好,能不能實現就另當別論了。
現在改輪到周天子表態了,“姜無餘,你對隴川的要求予一人跟諸位愛卿商量過了,當下的散國確實沒有能力守住隴川這關中的西北門戶。”
天子都認為散國沒能力守住隴川
嘿嘿,看來有眉目了。
聽完周天子的話,姜無餘不由得有些欣喜,既然連天子都認為散國沒有實力守住隴川,這麼說隴川迴歸矢國的可能性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