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這麼長時間了,連自己國家的真正實力都不知道,這位幾十年的太子白當了嗎?
周堯雖然感到意外,但卻不覺著奇怪。
一個國君能夠如此誠懇的問自己國家的實力和地位,說明他想真正瞭解國家的真實情況。
周堯聽罷,想了想道:“君上既然問起這個問題,那臣也只能實話實說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臣想問君上一句話,依你之見我們國家的實力如何?”
我問你實力如何,你轉過來問我。
這是嚴肅的政治問題,不是在玩繞口令。
聽完周堯的話,散公姬釗有些愣住了,稍稍遲疑了一下還是如實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沒當上國君之前,寡人年輕氣盛,總覺著只要我們君臣一心就一定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打敗戎狄。也曾經怪罪過君父為何不振作精神強大散國對抗外侮,偏要請秦人這麼一個地位低下的野蠻人來幫助我們守邊。”
周堯安安靜靜的聽著姬釗的話,隨後問道:“當上國君之後,感覺如何呢?”
“當上國君之後,寡人的想法變了,特別是當寡人被劉同軟禁之後,想法更改變了。原來當下的散國不但實力不強大,而且國內的矛盾也很多。”姬釗舉起酒樽示意邊喝酒邊說話。
周堯一邊喝酒一邊說道:“君上成熟了,臣這麼對你說吧!要說散國的實力,先得從內外矛盾說起。”
姬釗放下酒樽認認真真的傾聽著。
周堯說道:“當下散國一共有三層矛盾,第一層就是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具體包括散國跟北方戎狄的矛盾,跟鄰國虢國以及周邊國家之間的矛盾;第二層就是散國貴族與貴族之間,貴族與百姓之間的矛盾;第三層便是散國跟秦人之間的矛盾。”
啊?
矛盾這麼多,問題如此大啊!
周堯繼續道,“當下散國內外矛盾比較多,一時之間化解如此多的矛盾絕非易事,需要很強的智慧和能力。”
這一次,散公釗再也不用著急了,心態也平和了,像個孩子一樣認認真真的聽周堯一一道來。
“先說如何化解第一個矛盾,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周堯說道:“散國跟戎狄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而且矛盾越積累越難以化解。不說別的,就是微臣的家父就喪生在戎狄之手,可以說戎狄是散國的世仇,不可一日淡忘。”
散公姬釗點頭道,“我們跟戎狄的矛盾乃是世仇,困難重重,難以解決。”
“雖然是困難重重,但又不能不解決。不說別的,今年冬天戎狄就會率軍來到散城腳下,散國隨時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
哎,老問題還是老問題,始終沒有進展。
散公姬釗一聽這話,當下就蔫了,“寡人知道危險一直存在,先說說其他的問題吧!”
之所以岔開話題,那是因為散公釗心裡清楚的很,自己君父就是因為想解決這個問題才找來秦人的。現在自己又面臨同樣的問題,難道又要走上同樣的道路嗎?
“那微臣就再跟君上散國跟周邊國家的矛盾。特別是跟虢國之間的矛盾。”周堯說道,“散國跟虢國之間的矛盾可以用八個字說,那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吞併。”
相互依存,相互吞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