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啊秦人,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對策。
得到劉同認可之後,任籍不敢怠慢趕緊趕回千邑向嬴開和嬴照等人稟報了散盤子的答覆。
“五百人?你說君上只同意給我們擴軍五百人?這點兵馬夠個屁用。”沒等嬴開說話,趙伯圉當下就火了。
“伯圉莫要放肆,先聽任大人說完。”見趙伯圉出言不遜,嬴開制止道。
嬴開知道人家能給五百人,肯定有人家的想法或者說是人家的難處,於是恭敬的對任籍道:“任大人能說說其中原因嗎?”
既然人家如此尊敬自己,任籍更覺著不好意思了,“司馬大人,我也知道這點兵馬起不到作用,但您也知道當下的散國的情況,國小力弱,能夠拿出這麼多的糧草已經是盡力了,再多我家老爺也沒有辦法了。”
嬴開何等聰明,當然知道這是劉同的意思,於是說道:“嬴開感謝相國大人對千邑安危的考慮,既然朝廷把千邑兵馬情況考慮了,不知道對隴川的百姓作何考慮,君上有沒有說要給千邑百姓們撥付糧食?”
給隴川百姓撥付糧食?
天啦,還有這麼一招。
給百姓送糧食,反了吧。
自從有朝廷以來,都是百姓向朝廷納稅交糧,哪裡還有朝廷給百姓糧食這種事情。
任籍聽罷說道:“我在散國這麼多年,只聽說百姓給朝廷交糧納稅,從來沒有聽說還有朝廷給百姓撥付糧食的事情。”
看看,這就是認識上的差距,聽完任籍的話,嬴開輕輕搖搖頭道:“民乃國之根本,當下隴川百姓剛從渭水南岸回到隴川,手裡的糧食本來就所剩無幾,君上此時若不為百姓考慮,這就等於置他們的生死於不顧,長此以往百姓豈會跟朝廷一心。”
百姓跟朝廷一心?
這事情散國從來沒想過,也不用想。
多費腦筋啊!於是任籍起身告辭。
嬴開一直把任籍送到門外,才回到房間,嬴照和趙伯圉還等在這裡。
“司馬大人,散盤子到底是怎麼回事?給咱們五百人的編制,這點兵力能做什麼呢?根本就抵擋不了戎狄的入侵。”
作為軍事主官的趙伯圉當然關心自己的事情了,但對於嬴開來說事情就不僅僅這嗎簡單了,他考慮的更多,“當下最主要的事情是我們該如何安撫這上萬百姓。”
“百姓?什麼百姓?這些百姓原本就是散國的百姓,既然他散盤子都不願意去管,我們著急什麼?”趙伯圉不解的說道。
在趙伯圉看來百姓反正是散國的百姓,既然你們國家都不願意管,我們秦人才懶得管呢的,而手下的將士們才是自己的人。
認識上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嬴開望著趙伯圉道:“伯圉一定要記住,我們秦人來到關中,無依無靠,只有依靠這些願意投奔我們的百姓,既然這些百姓願意跟著我們秦人,我們就有義務給他們吃喝。”
要知道此時孟子還沒有出生,沒有人告訴他“民為貴君為輕”的道理。
“好好好,你說的都對,可是這麼多百姓我們怎麼養活呢?從哪裡弄糧食呢?”雖然趙伯圉聽不懂嬴開的道理,但既然是嬴開說了,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嬴開望著嬴照:“三叔,你是千邑的糧農官,說說當下千邑的糧食儲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