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為謀,人不行少說為妙。
既然大家的認識不再同一個起跑線上,就別坐在一起吃飯了,萬一話不投機打在一起,也不好收拾。
虢石父走後,虢公的招待宴會便在偏殿開始了。
“給各位倒上酒。”虢公招呼宮女給每個酒樽裡倒上酒。
端起酒樽,嬴開對虢公道:“嬴開感謝虢公一直以來對秦人的關切,敬您一樽。”
二人喝過酒,虢公問道:“嬴開公子,老夫有一件事情深感好奇,還請相告?”
“虢公請講。”
“你們秦人生活在西垂,周邊遍是戎狄,幾百年來為何就沒有被戎狄所滅呢?”虢公好奇的問道。
這個問題一直壓在虢公季的心頭。
當下,單單一個豐戎就嚴重威脅著關中多個國家的安危,若這麼多的戎狄部落圍著一個國家來侵害的話,早就該滅亡了。
但是幾百年來,秦人卻一直生活在遠離中原本土的西垂,溝壑縱橫,戎狄遍佈,隨多次遭到戎狄的入侵,卻一直沒有被消滅,這就不能讓人感到意外了。
面對虢公的問話,嬴開想了想道:“虢公,此事說來有些複雜,不過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個就是秦人本是放馬的部族,生活習性與戎狄相近,雖經磨難卻一直未能被消滅。”
“你說得對,說句不怕你見怪的話,在中原諸國的眼中秦人其實是等同於戎狄的,一直未能從心裡上接受秦人。也使得秦人多少受到低看或者是冷眼,你莫要見怪啊!”虢公對嬴開說道。
“虢公多慮了,多年來秦人所受到的冷眼實在是太多了,也就習慣了。”嬴開繼續說道:“幾百年來,秦人能一直生活在西垂,還有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年的冷遇、欺凌、戰爭、打鬥等等,使得秦人養成了一種不懼死、不怕死的習性,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秦人都能抗的下來了。”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秦人都能抗的下來。這話說得好啊!聽完嬴開的話,虢公季沉默許久道:“你說的對。反觀這些關中國家,由於長期的安定生活,早就磨滅了鬥志,安於現狀,膽小怕事,一旦戎狄打來,就知道一味地躲閃,想法設法的把危險向別的國家推。”
“越是怕事,事情就會越多。”坐在一邊的趙伯圉冷不丁的說道。
這孩子,插話都插得這麼及時。
“你說的對,越是怕事,事情就會越多,怕到最後都會被人家消滅的。”虢公季說道。
“這麼說虢公不怕豐戎了?”見此情形,嬴開趁機說道。
虢公聽罷,望著嬴開笑著說道:“怕?早年我也不怕事,但是現在老了,安於現狀的時間長了,只想著平平安安的了此一生,所以就顯得有些怕事了。”
“既然怕事,那虢公為何還要答應跟秦人一起反抗豐戎呢?”嬴開笑著問道。
“哈哈哈,這不是受了你的鼓動嗎?在你的鼓動下,老夫心中的一點勇氣也給調動起來了。哈哈哈,哈哈哈”說著虢公自己笑了起來。
說著笑著,時間也就過的快了,很快就已經是月上樹梢,繁星滿天了。
虢公也喝的有些多了,於是對嬴開和趙伯圉道:“今日與二位稍飲,深感高興啊!也使得老夫有了一種青年時候的感覺。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今日我們就到此吧!”
嬴開、趙伯圉起身對虢公道:“我等就此別過,以後還要麻煩虢公,還望多多照應。”
這話實際上是要求虢公記著一定要履行諾言,且不敢讓秦人孤軍作戰。
虢公打著哈哈道:“不會的,不會的,寡人還惦記著崛山以南的地方呢!”虢公起身向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