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成了,一點也活不下去了。
整天被人追著打的秦人實在是沒法活了,環顧四周,除了敵人還是敵人,除了壞人之外就是癟三。
這地方那是人待的啊!
雖然秦人不怕打仗,但也不能天天打仗。
加之此時的秦人自身能力有限,所有的兵馬加起來也就是三四千人,用這點兵馬來保衛犬丘城已經很不錯了,遠征戎狄基本是夢想。
更何況戎狄是什麼,那些人可是草原上奔跑的野狼,白天在草原上奔跑,晚上在草原上轉悠,稍微碰到一點點有用的東西,他們一定不會放過。能搶的搶走,搶不走的殺掉。
而且人家還特別善於游擊戰,秦人打過來,他們就跑了;秦人撤走了,他們又來了。
反反覆覆,沒完沒了。
這樣的日子還讓人活不?
原本在西垂生活的挺美的秦人開始懷疑人生了。窮則思變,困則思變,沒法活了就要考慮別的出路。
在犬丘城呆了近百年的秦人決定召開貴族大會,共同商討秦人的未來。
犬丘,西垂大夫府。
“哎,孩子出去這麼長時間了,也該回來了。”西垂大夫秦仲長長的嘆了口氣說道。
這一年秦仲已經六十多歲了,在位二十多年,雖然在他的手上秦人開始有了官職,有了屬於自己的臣子,但歲月滄桑,諸事不順,讓這位周王室的西垂大夫比別人顯得更蒼老一些。
老人有老人的考慮,但也有老人的經驗。畢竟是當了二十多年的老首領,經驗還是很豐富的。在召開貴族會議商討秦人命運之前,秦仲專門安排自己的孫子嬴開帶人去了一趟周王室所在的關中。
至於去關中能做什麼?秦仲沒有在眾人面前明說。
前路渺茫,少說為妙。
秦仲一共有五個孩子,長子嬴其、次子嬴不壽、三子嬴照、四子嬴亥、少子嬴康。其中長子嬴其有兩個孩子,長孫嬴世父、次孫嬴開。
由於兒孫多,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差距還是蠻大的。比如長孫世父的年齡就比少子嬴康還大。這一年長孫世父已經十八歲了,而少子嬴康才十六歲,次孫嬴開也是十六歲。
十六歲的年齡放在當今社會還是一個正在上高中的孩子,但是放在西周末年,已經是當時的“大齡青年”了,如果在這個年齡還沒結婚,那就是標準的“剩男”“剩女”。
這些兒孫中,西垂大夫秦仲最看重的還是自己的二孫子嬴開。這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頭腦卻是這些子孫中最靈活的一個,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他總能想出與眾不同的辦法來,而且這些辦法還非常切合秦人的實際。
相比之下,大孫子世父的頭腦就簡單的多了,不管遇到什麼事就只有一個字“打”,打得過往死裡打,打不過讓別人往死裡打。
人都是有好愛的,嬴開這麼聰明,又如此善解人意,秦仲當然喜歡了。於是乎,一些重要的、關鍵的事情,秦仲便交給嬴開去完成。
美名其曰鍛鍊。
當下秦人正處在內外交困的關鍵時刻,秦仲再一次想到了嬴開,並讓他帶人前往關中為秦人謀求出路。
雖然秦仲沒有對別人說自己的真實意圖,但對自己的二孫子還是透露了大致的訊息,那就是為面臨生死存亡的秦人謀求出路。
謀求出路?
好沉重的擔子啊!
秦人這麼多,困難這麼大,要為秦人謀求出路,壓力不大才怪呢?
而且謀求出路這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範圍過於寬泛,做法無從下手。鑑於此,秦仲對嬴開也就沒有交代具體尋求什麼樣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