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開始進入試運營階段,主要的目標人群鎖定在大學生市場。
打車軟體最開始出來就要和傳統的計程車行業搶佔市場,所以僱傭了好多大學生去火車站做宣傳。
新生開學的時候,火車站都設立了各個的接新點。
周牧言和這些大學進行合作,給外聯部投入了大筆現金,只要求他們在接到新生的時候給一張傳單,讓他們註冊滴滴打車。
“一塊錢做計程車,同學你可以試一試下單,這是我們大學生的創業專案,你們湊成四個人一起坐車去我們學校,等於一人只要兩毛五。”
“對的,這個軟體新使用者都只要一塊錢坐車,你們宿舍四個人以後出行也可以挨個註冊。”
有學長學姐的耐心講解。
剛上大學的學生們不懂這些,有些學生,可能都不明白學長學姐在說什麼,但是天生不會拒絕人便答應了。
結果坐上網約車以後,發現這網約車服務的確可以,而且以前在火車站叫計程車都會出現繞路多收費等情況。
但是剛出來的網約車根本沒有這種情況。
到達學校,真的只用一塊錢。
而其他坐計程車的同學卻用了十二塊錢。
這不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我靠,為什麼你坐車這麼便宜啊?”
“我就是下載了在火車站學姐推的那個滴滴打車啊,第一單隻要一塊錢,然後我發現從這裡打車,就算是從車站到我們這邊也只要十塊錢呢!”
“才便宜兩塊錢?”
“拜託,那是因為我們這邊距離車站近的好不好,但凡我們這邊距離車站遠一點,便宜的可就不止五塊十塊了。”
“你這麼說好像有道理。”
於是滴滴打車這個方便的軟體就在金陵大學生的團體中開始流傳了起來,很快就開始和金陵的計程車平分秋色。
因為滴滴打車這個專案的確是一個顛覆傳統行業的專案,而且其中的利益也不是說幾百萬幾千萬這麼簡單,基本上滴滴打車剛一出來,就引起了一些資本的注意。
也幸虧運營滴滴打車這個軟體的人是溫青,要是周牧言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應付這些人。
溫青畢竟跟在周國偉身邊好幾年了,對商務應酬上也是頗有心得,很快就和幾家資本進行洽談,並選擇最優異的一個進行合作。
滴滴打車這個軟體賺錢是賺錢,但是同樣燒錢也是真的燒錢,在原時空裡,滴滴打車是2012年七月份在京城上線,同年12月拿到了a融資是三百萬美元,摺合就是兩千四百萬的紅鈔票。
這個時空,周牧言創造出的滴滴打車明顯盤子比之前的那個時空更好,那也就代表著滴滴打車可以融更多的前。
光是a輪融資就是五百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