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裡的應急燈在第七次電壓不穩時徹底熄滅,盛瑤手腕上的軍用終端自動亮起藍光。
她盯著被機油和石墨烯粉末弄髒的戰術揹包,指甲無意識摳著摺疊椅的防彈塗層。
"黑鷹徽章代表的是北歐聯合防務局。"鄔凌將分解好的***零件放進海關許可箱,"三年前他們在北極冰蓋下面挖了個地下城。"
"所以這是清算?
還是招安?"盛瑤突然抓住正在合攏的箱蓋,金屬邊緣在她虎口壓出紅痕。
帳篷外傳來海浪拍打防波堤的聲音,像某種加密過的摩爾斯電碼。
鄔凌用****挑開信封的量子火漆,全息投影在兩人面前展開三維地圖。
代表極光的綠色資料流中,有個座標點正在規律閃爍,與信封水印完全重合。
"是邀請函。"他把能量棒包裝袋折成紙飛機,"對方想看我能把蜂巢理論推進到什麼程度。"
次日凌晨四點,軍用運輸機在暴雨中起飛。
盛瑤藏在送行隊伍裡,看著鄔凌的戰術靴踩過積水,黑色風衣下襬掃過安檢門時帶起一串警報聲。
她摸到口袋裡多出來的晶片,上面刻著蜂巢結構的凸點——這是鄔凌昨晚偷偷塞給她的生物電場引數修正公式。
赫爾辛基機場的電子屏顯示航班延誤時,鄔凌正在免稅店試戴戰術目鏡。
鏡片折射出三個不同方向的跟蹤者:穿駝絨大衣的老者翻閱報紙時露出虎口處的植入晶片,空乘打扮的金髮女郎耳後閃著軍用感測器的冷光,清潔工手裡的金屬探測器總對著他的行李箱。
轉機奧斯陸的候機廳裡,廣播突然用四種語言通知二次安檢。
安檢員拿著手持掃描器在他胸前反覆划動,直到識別出他心臟裡的奈米機器人軍用標識才放行。
鄔凌盯著對方制服袖口磨損的刺繡花紋——那是五年前就淘汰的北約特種部隊徽章樣式。
私人飛機艙門關閉的瞬間,暴風雪裹挾著加密頻段的無線電噪音湧進來。
鄔凌摸到座椅夾層裡的神經電流誘導裝置,後頸的軍用抗干擾晶片立刻開始發燙。
他假裝整理安全帶,把盛瑤給的晶片塞進座椅調節齒輪的縫隙,上面記錄的生物電場波動模式正在改寫誘導裝置的頻率。
當飛機衝破平流層的瞬間,鄔凌在舷窗倒影裡看到副機長後頸的條形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