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我乃路易十四> 第五百一十六章  義大利之王(5)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一十六章  義大利之王(5) (2 / 3)

與之相對的是,我的姐姐,大公的長女卻一直很健康,美第奇家族的詛咒沒有影響到她,她跳起舞來的時候輕盈得就像是一隻在樹枝上蹦躂的小鳥,她的丈夫則高大健壯,如同鳥兒爪子下的那棵大樹。

我不知道我父親是否因為這個原因而最終選擇了他們,而不是我和兄長。

……

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在知道自己已經成了一個修士的時候,滿懷憤怒。

……

我第一次見到太陽王的時候,對他的印象並不深刻,我一直低著頭,之後父親和他的談話我沒能參與,很快就被帶到另一個房間去了——但之後的秘密會議中,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我作為書記官被姐姐,也是當時的托斯卡納女大公,帶在身邊,我當時的座位距離這位尊貴的陛下很近,近到可以看見他唇邊與眼角在微笑與露出嚴厲的眼神時延伸出的幾道細紋。

無法否認,這位陛下正如人們傳說的那樣容貌秀麗,而且顯得格外年輕,勝過房間裡的每一個人。

當然,這不是在場的人所關心的,包括我。這裡的人,都在思索一件事情,那就是路易十四要用什麼樣的理由來說服他們支援他的私生子成為義大利的國王呢,雖然在這裡,除了熱那亞與威尼斯以及幾個小國家之外,都是西班牙的屬地,我是說米蘭公國與那不勒斯王國,現在波旁的卡洛斯三世成為了西班牙國王,自然也能繼承這份遺產。

但如果他們願意投向哈布斯堡,利奧波德一世也不會太過吝嗇,他們的使臣來到裡卡蒂宮,最大的可能性還是要看看路易十四願意出價多少,就像是個商人那樣,左右衡量,反覆比較,最後選擇一方——不,也不應該說是最後,因為隨著局勢變化,他們也隨時可以改變自己的立場。

我的父親說過,厚顏無恥是政客的特色,還是必不可缺的那種。他也說過,比起路易十四,利奧波德一世在統治上更有優勢,因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原本就是由選帝侯們選出的,所以哈布斯堡的皇帝們雖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求增強王權的途徑,但畢竟還在路途上,比起已經將法蘭西變作一人之國的路易十四,利奧波德一世願意做出妥協的地方就多得多了。

正在我思忖著太陽王會拿出怎樣的籌碼時,這場會議的最後一個貴賓,一位紅衣親王從帷幔後走了出來。

……

這位樞機主教正是羅馬不多的幾位法國紅衣親王之一——以拉略。據說他原先也是義大利人,不過他後來被派到了巴黎的宗教裁判所,在馬紮然主教當政的時候做了大審判長,後在路易十四的支援下回到了羅馬。因為當時的英諾森十一世與這位法國國王有過交易,於是這個年輕的教士很快就攀升到了樞機的位置,但因為法國教士的特殊性,他在羅馬不受重用,也被排斥在樞機團之外,這點我們都清楚。

……

他帶來了一個令人驚駭的訊息,正確點說,是一道教皇的旨意。

聽完後我的第一個想法是教皇亞歷山大八世終於瘋了,或者這份旨意正是臨死之人在病榻上發出的夢囈。

……

他向義大利的君王與諸侯們發出呼召——他有意發動第十次對異教徒,也就是奧斯曼土耳其人的聖戰。

……

比我直白的人可能比我想象的還要多些,因為威尼斯的大使一聽完教皇使者的話,就哈哈一笑。

這個笑容可真是諷刺極了,想想也是,從烏爾班二世發起呼召開始,十字軍東征持續了兩百年,最終卻一無所獲,尤其比起法國,英國與神聖羅馬帝國,義大利人只參與過一次聖戰,也就是第四次聖戰,這場聖戰不提也罷——因為無法給出足夠的僱傭金,十字軍戰士竟然在威尼斯貴族的引導下攻打了地中海沿岸的天主教城市……挺匪夷所思是吧,但那是真的。

如果不是當時的教皇將所有的參與者全都開除了教籍,這場由威尼斯人的僭主指引和領導的聖戰最終會偏離到什麼地方,可真是很難說。即便如此,最後淪落為威尼斯人僱傭軍的十字軍戰士攻打下的也不是什麼異教徒的聖城,而是君士坦丁堡,雖然那時候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皇帝信奉的是正教,但從根源上來說,正教與羅馬教會是一根枝蔓上的兩顆果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