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長生決定自己出演蝸居,就是為了提高蝸居的影響力,力爭把蝸居的熱度做到最大。
一方面可以爭取收穫更多的命運之力,另一方面也幫女主王芷抬一抬人氣。
確認了蝸居的角色人選後,蔣長生又跟原作者六六和編劇曹頓聊了一下,告訴他們劇本更改的方向,多加一些揭露現實情況的劇情。
聽到蔣長生的要求後,六六很興奮,她作為原作者,雖然作品有侷限,但是顯然很喜歡更加現實的改動。
曹頓想了想,還是提醒道:“蔣老師,劇本這樣改,影射的東西有點多,恐怕過不了審啊!
您剛剛講的橋段,這是要扒掉房地產行業的底褲啊,還涉及到一些鄭策,劇本肯定會被斃掉的。”
蔣長生說道:“沒事,你們抓緊把劇本按照我的要求改出來。
稽核的事情,我來搞定。
記住,尺度一定要寫到最大,越大越好。”
曹頓摸不準蔣長生的想法,不過他是天涯娛樂的簽約編劇,當然要聽從蔣長生的話。
反正他也擅長也現實的東西,按照蔣長生的要求改,並不難。
蔣長生當然知道稽核不好過,他已經做好了到上面軟磨硬泡的準備。
他在蝸居里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刻畫出普通人買房的困難和艱辛,並透過宋思明的嘴,闡述當前買房的好處,勸人買房。
另一個是淺談一下連租房、功租房的鄭策問題,指出一些不足之處。
但直接這樣寫,送上去肯定不好過審。
畢竟上面肯定要刪改的。
但蔣長生直接把劇本寫得尺度更大一些,揭露的現實問題更多,他的兩個目標反而顯得沒那麼顯眼了。
這樣一來二去的刪改下,或許還能達到目的。
這就是魯迅大師說過的折中法,如果你覺得屋子太暗而想開天窗,但預料到其他人不會同意,於是就主張拆屋頂,而最終達到開天窗的目的。
即使蔣長生有關係有門路,但依然要用一些手段,才有希望透過稽核。
在華國要拍現實主義的影視作品,就是比較困難,蔣長生打算先積累經驗,摸索出命運之力的情況,以後到米國、東瀛或者高麗拍,那邊有錢的話語權比較大。
蝸居的事情交代完畢後,潘朱茂也從昌平趕回到了公司。
蔣長生跟李大偉等人打了個招呼,離開了影視城,與葉國斌一起回到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