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部緝du警的作品,蔣長生還是打算走老路線,先寫成,積攢一定的人氣,然後再改編成影視劇。
這部叫做《餘聲》,因為是蔣長生百分百原創的,所以名字繼承了《餘香》系列。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餘新聲,他從一場邊境緝du的槍戰之中存活了下來,但是在醫院醒來時,他失去了所有的記憶。
只是腦海裡有兩個聲音,一個聲音堅定渾厚,告訴餘新聲他是警隊派去du梟勢力的臥底警員。
另一個聲音狂傲至極,但又十分冰冷,彷彿沒有一點人情味,告訴餘新聲他是du梟勢力派到警隊的細作分子。
餘新聲醒來後,在警隊的照料下,身體慢慢恢復,他雖然忘記了過去,但是緝du大隊的人對他很好,他逐漸融入了這裡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警隊高層找到他,讓他參與名為“回聲”的秘密行動,他要去一個du梟勢力做臥底。
臨出發前,他見到了緝du警隊的大隊長,但是他的聲音,竟然跟餘新聲腦海裡冰冷狂傲的du梟的聲音一模一樣。
餘新聲就這樣在不確定的懷疑中,進入了du梟勢力,不久後,他就發現du梟首領的聲音堅定渾厚,跟他腦海裡的警隊高層一模一樣。
為何緝du大隊長說自己是du販的細作,du梟首領要自己去做臥底,餘新聲愈發感覺疑惑重重。
隨著男主的臥底開始,他腦海裡會逐漸回憶起更多人物的聲音,就是沒有人物的畫面,他需要根據聲音來完成身份甄別。
故事就在這樣的迷霧之中展開。
蔣長生之所以用這樣的架構來講述緝du故事,也是為了趣味性,如果一味寫實,能夠吸引到的觀眾不多,受眾面也不夠廣。
他以男主腦海裡的餘聲作為線索,層層推進劇情,然後在劇情之中,展現出du梟的殘暴無情,du品害人的程度,也真實的展現緝du警察為了保護人民免受du品危害,所做出的犧牲和努力。
這部蔣長生是純原創,為了讓更真實,他需要查閱很多資料,還好他如今人脈夠廣,關係夠硬,能夠看到一些內部的案例和資料。
為了讓質量更高,蔣長生必須花費精力,把懸念感寫出來,並且把故事的邏輯編得圓滿。
所以這本,寫得不快。
再加上蔣長生如今心態悠閒,寫書一點不著急。
這本書他寫得斷斷續續的,到9月22號,這已經寫了快10天,才寫了3萬字。
或許是因為裘莊這裡略帶懸疑氣氛的環境的刺激,蔣長生今天上午倒是文思泉湧,各種劇情細節信手拈來,一口氣寫了2萬字。
直接把寫到5萬字,第一個劇情的高潮寫完了。
男主在du梟勢力內部,發現了“回聲”任務的同伴,並在同伴慘烈犧牲的情況下,幫助他把訊息傳遞了出去。
他的動作也引起了du梟首領的注意,被列上了關注名單,與此同時,他腦海裡又出現了一個新人物的聲音。
到下午拍戲的時候,蔣長生出狀況了,他十分罕見的出現了遲遲不入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