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從幾個敵人之中選了一圈,發現最好欺負的就是閻家兄弟了,那就從他們開始!
朝議之後,李恪找到李世民:「父皇,兒臣想幫父皇寫一本大唐百科全書,總結歷代書籍,然後編撰天下物品,囊括天下地理,醫方藥品、技藝百工無所不包。
此書一成,則天下知識皇家皆有儲藏,天下士農工商百業再也無慮技藝失傳和後人不知前人之事了。
兒臣打算把這本書稱為‘貞觀大典。」
李世民頗為心動:「聽著好像很好,但是如此龐大的書籍體量,該需要多少人多少資金才能編成?」
李恪解釋道:「雖然困難但是我們可以分類分科分階段的編寫,歷代戰亂多少孤本迭失,多少技藝失傳,多少名篇絕句再無人傳唱,這是大唐的損失也是天下的損失。
編成此書後世子孫無不感念父皇您的功德,正所謂盛世修書制文,天下文化鼎盛,這修書不就是盛世的體現麼!」
李世民沉吟:「那你打算從何處開始?」
李恪拱手:「目前文學書籍因為有了一次編寫科舉必讀書籍的經驗,這一塊有人有書就可以慢慢編寫,史書浩瀚如煙,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讓他們慢慢來。
天下地理有地方方誌為藍本,只要整理編撰,修訂核驗,應該也不難實現。
醫方藥品有孫思邈主持編寫的千金方醫術還有大唐藥典為基礎,彙集天下驗方造福天下百姓指日可待。
天下物品生物自然也可以跟醫術並編,畢竟在醫者眼裡,各種草木動物都有醫用毒用之屬,太醫局彙集天下名醫,自然就能識得天下之物。
技藝百工這一塊兒臣有工坊數十,工匠上千,而且有完善的書記制度,已經在編寫一部分技藝書籍防止技藝流失,這一塊也不用擔心,只需要從工部調一些不同工匠,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就行。
待到整套書編成,可以印刷百份,藏於兩京和天下各州大城,即使一套因為走水蟲蛀等損耗,貞觀大典依舊有其餘留存。
存放之地就叫做大唐圖書館。
到時候天下醫者查方,天下學者識物,天下讀書人尋書,天下行者識圖,天下工匠學技,天下曲藝找傳,都可以申請查閱,如此朝廷才能代表大唐的文化中心文化聖地,所謂五姓七望再也沒有資本依仗了!」
李世民站起來走了幾步:「如此,可行!你要朕如何幫你?」
李恪皺眉:「目前其餘的地方都還好說,唯一這醫方技藝百工比較麻煩,百姓素來有秘方秘術之說不肯輕易示,而這種私藏恰恰是最容易導致遺失的原因。
把秘方秘術掌握在少數幾人或者一人手裡,如果此人突然發生意外那麼這項技術也就失傳了。
如果強制回收,恐怕民怨沸騰,兒臣希望父皇能夠下旨允許百姓有秘方秘技者能夠在官府備案,只要備案之後可以許諾二十年專享其利,然後此技術二十年後大家才能隨便使用。
如果不願意公開的,也可以備案之後存檔,一旦秘方專利技術傳承者突然過世,那麼其後人可以查閱資料再復刻技術。」
李世民疑惑了:「你這兩個說法本來就相互矛盾吧,既然都可以不公開,那誰還願意公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