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攻略指南> 第一百三十六章吐谷渾駐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六章吐谷渾駐軍 (1 / 2)

以前李恪可沒有打算管這個,但是現在不是一樣了,大唐已經不是人家的大唐了,人家的大唐他擺爛自己享受的舒舒服服就行了。

所以開金礦是為了錢多的花不完,搞工業是為了滿足自己殖民全世界的夢想。

現在大唐有可能要落在他手裡了,那一些問題就要解決了。

大唐鑄造開元通寶之後,開元通寶的流通量並不大,除了各代的鑄錢一直沿用之外,還有就是民間的私鑄。

大唐現在就缺銅,但是這才剛剛開始,大唐盛世之後萬國來朝,物資的極大豐富導致了銅錢越來越顯得不足,還有劣幣驅逐良幣,民間大量私鑄錢質量良莠不齊,導致百姓拿到官錢之後不捨得使用,把私鑄錢拿出來流通是一個原因。

第二個就是大唐是允許私人開採礦山的,私人採銅之後官府再以市場價購買銅錠然後鑄錢,官府鑄錢分量足,含銅量高。

到天寶年的時候官府缺錢高價收銅,導致銅錠價格比錢幣還貴,百姓乾脆融化銅錢成銅錠賣給官府,兩貫錢就能賺六百文。

貞觀年間雖然沒有那麼誇張,這個生意還是有利可圖的,例如把官府鑄錢融化之後再摻入更多的鉛錫然後降低重量之後,一貫錢能夠鑄造一貫半。

這也是百姓寧願以物易物也不願意用銅錢的原因,劣制錢太多了,就算你願意收,去買東西的時候別人也不一定樂意收。百姓一開始只是不樂意用私鑄錢,後來私鑄錢越來越多,百姓不懂分辯,乾脆都不用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被藩國大量攜帶,大唐這邊的銅幣,哪怕是私人作坊鑄造的也比某些國家的官鑄錢質量好,有的一些所謂的國家還在使用石頭貝殼當錢幣,甚至根本沒有錢幣的概念。

大量的大唐錢幣被他們帶走,更加劇了大唐銅錢的缺乏。

而且大唐確實缺銅,開採量少了用量大了,自然就不夠用了。

李恪第一步就是要恢復大唐銅錢的信用,而要恢復信用就要杜絕私鑄,因為銅的熔點低,這個時代只要搞點木炭用風箱吹吹,然後搞個小坩堝,弄點陶範就能私自鑄造錢幣,你都分不清他那是炊煙還是鑄造廠。

指望官府查禁這個難度是比較大的,所以李恪打算另闢蹊徑,使用衝壓錢幣。

液壓衝壓機李恪可能造不出來,但是水力衝壓機還是很容易的,蒸汽衝壓機也能列入下一步的研發計劃。

衝壓式錢幣制作精良,花紋細膩而且能夠衝壓出極細小的圖案,就像後世的袁大頭或者是更後世的一元硬幣。

這種錢李恪能做出來,但是那些私人作坊可做不出來,這玩意需要的機械,這種大型機械可不是鑄幣那種搞個爐子弄個陶範就能搞的。

只要有人敢搞這個機械,那一查一個準。

當然也不是說完全不能模仿,只是那個成本絕對不是私人能夠承受的,做一個賠一個那是肯定的。

到時候用新錢和世面上流通的老錢混用,然後改進技術之後大家對新錢更加認可之後就衝壓更清晰的面值更大的硬幣。

這個就是把銅錢從物品的等價交換變成信用貨幣。

當大家都接受了一個大一圈的銅幣一枚代表十文的時候,再用紙幣取代銅幣的接受就沒有那麼難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