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楊羽看到李恪黑著臉:“怎麼了,事情不順利麼?”
李恪搖頭:“挺順利的,不過我去給母妃問安的時候母妃說我跟泥腿子為伍,你也這麼認為麼?”
楊羽若有所思:“當然不會,我在楊家並非嫡出,我娘不過是一個侍女,我小時候也跟侍女無異,自己都在泥沼之中如何看不起別人。”
李恪搖搖頭:“誰又願意一輩子當窮人呢,可是這世道總要有人窮有人富,如果沒有窮人富還有什麼意義?還能使喚誰呢?
可悲的是有些富貴之人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忘記了……呵呵。”
李恪本來想說隋朝就是因為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看不起泥腿子,最後天下大亂,作為隋煬帝的女兒竟然連自己失敗在哪裡都不知道,真是悲哀。
但是李恪止住了,蜀王府有壞人啊!有李世民的耳目,都不是什麼暗探了,李世民多次表露知道李恪的一些隱秘作為,好像他理所當然的就知道一樣。
李恪總不能為了這個理由去肅清王府吧,那不是明擺著告訴李世民自己有問題麼。
不要說外人了,就是弘農楊氏真的可信麼?
隋煬帝一家其實跟弘農楊氏並沒有什麼血緣,不過是一個想借對方的名氣抬升自己的地位,一個想蹭對方的權勢得到一些好處。
沒有建立隋朝之前弘農楊氏不過是一個大一點的世家而已,跟五姓七望沒法比,先有了隋朝皇室認親,然後才有了一大堆楊家人跳出來,他們匯聚在一起才成為弘農楊氏。
不過改朝換代之下,作為帝王族親,楊氏遭遇重大打擊,樹倒猢猻散,一大幫人又恨不得撇清關係。
大唐當初可是打著為隋煬帝復仇的名號起兵,而且還立過一個隋朝的皇帝,只是後來勢力大了就把名號扔了。
可李家本來跟楊家關係就不錯,自然不會為難弘農楊氏,所以朝局穩定之後殘存的人聚在一起。
地位最高的楊妃隋煬帝的女兒就成為弘農楊氏的代表,哪有什麼血緣關係。
何況就算有血緣關係又如何,為了富貴出賣親人的比比皆是。
李恪的很多心思都只能藏在心裡,就像火藥的配方,就像火槍火炮的製造方法這些,不敢造。
現在造出來,將來搞不好李治小兒就拿著槍炮來打自己了。
楊羽不太理解李恪為何被楊妃說一句跟泥腿子為伍就受了這麼大的刺激,不過作為一個妻子,楊羽只能坐在那裡默默陪著。
第二天李恪繼續在自己的工地上忙活,工匠已經到位,活字的尺寸和規格已經確定。
但是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排版工位的設計。
現代人查字典,認為拼音查字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這個時代根本沒有發明。
沒學過拼音的人無法理解這種根據拼音音節查字的順序,除非你再教一遍拼音。
所以李恪只能設計一個按照字形偏旁部首規則來分的字盤,方便排版找字檢索。
好在這個工作熟能生巧,就算是沒有一點規律只要乾的久了找字也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