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一聽這個就知道李泰這是觸碰到李世民的逆鱗了,讓他想起了昔日的不愉快。
而這個時候專門提起王珪加上已經自殺家中,自己兒子都教不好,想起前一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蜀王遇刺,長孫皇后大概已經猜到了。
李恪遇刺的事情肯定和王珪的兒子王敬直有關。
長孫皇后裝作訓斥:“就是,你父皇說得對,兄忠弟躬,你父皇讓你是幫你哥哥辦事的,不是讓你給他添亂的。
誰教的你這些撒潑耍賴的主意?那王珪除了平日裡教你讀書,是不是還經常說你三哥的壞話?”
李泰多精明啊,看到長孫皇后的眼色也明白了過來:“是啊,我是覺得他們有矛盾,說些什麼也正常吧……”
李世民瞪著眼:“正常個什麼,遠近親疏都不動?疏不間親都不懂?你讀的書都讀狗身上去了?回去好好讀讀管子。”
李泰辯解道:“可是管子是法家,先生說,法家酷吏之書,不值一哂。”
長孫皇后連忙呵斥:“混賬,是你老師懂的多還是你父皇懂的多,讀書怎麼能只聽一家之言?
管仲乃是一代賢相,他身上有很多東西值得你去學習,學好了,將來好輔佐你哥哥。還不回去!”
李泰見李世民發怒了,只好縮縮頭躬身行禮退下了。
李泰走後,李世民看向李恪:“恪兒,刺客的身份已經確定了,正是那王敬直,現在人已經服毒自盡了。”
李恪眼睛一亮:“那是不是能誅他九族,把王家一網打盡?”
李世民呵了一聲:“哪有那麼容易,按照大唐律,刺殺親王,其罪當誅,凌遲而死,夷滅其族,現在王敬直以死,只能殺他這一支而已。”
古代夷滅其族指的是殺他一家,誅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子族。
簡單理解就是父親全家,母親全家,兒子全家。
誅“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四”,指的是當事者自己一族,外加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
“母族三”,指的是當事者外祖父的全家、外祖母的孃家、姨母及其兒子。
“妻族二”,指的是岳父全家和岳母的孃家。
由此可知,如果當事者的“九族”被誅滅,也就意味著所有和當事者有一丁點兒血緣關係的人全部被誅殺。這就徹底了斷了任何後來者的復仇。
就算如此也不能徹底殺光王家,因為王家兩支血緣已經非常遠了。
除非是刻意去剿滅王家才能說殺光。那大唐就不知道高官名門被牽連了。
可以這麼說,如果李世民不顧一切的拔出五姓七望,那殺的人肯能要達到幾十萬,而且朝堂還有民間的名門望族至少八成被關聯,三成被清洗,無成有家人因此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