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攻略指南> 第七十六章地理課代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六章地理課代表 (1 / 2)

李恪問道:“父皇想在哪裡要什麼礦?”

這一問反而給李世民整不會了,你當這是賣貨呢還可以選?

看著李世民懷疑的眼神,李恪也覺得自己有點託大瞭解釋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你想在哪個方向用。

例如你想對付高句麗的話,在這裡平州的位置有煤也有鐵,可以作為冶煉中心為戰爭準備兵器鎧甲囤積在這裡節省運輸時間。

你要是想要賺錢,這裡沿著江寧往上,這裡有一個形勢馬鞍的山也有鐵礦,只要在上游這裡或者這裡找一個煤礦就能冶煉,到時候整個長江還有運河通到的地方都是市場。

您要是想在北方建立一個工業重鎮,那麼這裡的河套地區是首選,這附近有煤又有鐵。

您要是喜歡老家,想在太原搞,這裡這裡這裡都有煤,這裡可能有鐵……”

李世民瞄了一眼李恪:“你說的都是真的?這些地方真有?”

李恪點頭:“差不多吧,仔細找找肯定有。”

再看地圖李世民發現自己想說的李恪都已經指過來,忍不住問道:“那銅礦呢?”

李恪皺眉思考了一下:“要說銅礦就不多了,這裡老君山西面,這裡南詔附近,還有這裡夷播海北岸有,其他地方有是有就是不成規模了。

而且這其中以夷播海北岸為最,比整個大唐境內所有的銅加起來還要多!”

李恪劃出來的三個銅礦,除了老君山那裡的是後世江西德興,南詔那個現在歸屬大唐但後來丟了。

到了大宋的時候那裡更是被大理佔據,導致大宋一半的銅都要從那裡輸入,大宋幾次跟大理打仗都跟這銅礦有著聯絡。

最後那個夷播海那更是根本就不在大唐境內了,所謂的夷播海就是後世的巴爾喀什湖就是在西北之外中亞那個新月型的湖泊。

大唐最強盛的時候也只控制了它的東南岸,對於整個中亞來說,裡海、鹹海加上夷播海三個大湖是控制中亞的三個重要節點。

因為這些湖濱都是中亞最肥沃的草場還有可以耕種的地區。

不過大唐從來沒有重視過,如果現在告訴李世民這裡有銅礦,不知道會不會改變大唐的戰略方向。

果然聽到夷播海有比整個大唐加起來都多的銅礦李世民心動了:“這裡的銅礦真的有這麼多?”

李恪點頭:“當然,如果全部開採,那至少能造十億貫以上的銅錢!”

李世民驚訝的眼睛圓瞪:“當真?”

李恪點頭:“那必須的!我拿人頭擔保!”

就按照一枚開元通寶用銅五克計算,一貫錢五千克,一噸銅礦可以製造銅錢兩百貫,一千萬噸至少就是二十億貫的規模。

李世民一年才收一千萬貫的稅,十億貫錢,相當於大唐一百年的稅收了,面對是麼巨大的一筆財富,慢說是歹人,好人都能起了歹心。

何況李世民這種不是什麼好人的人了。看著李世民眼中的貪婪李恪就知道自己想的是對的。

至於為啥李恪自己不去開採,因為再李恪看來,那裡的銅礦遠不如智利的銅礦有價值。

智利的銅礦儲量是中亞的十倍,而且礦層淺,容易開採,方便運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