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第二十八章 三大奸臣挖牆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八章 三大奸臣挖牆角 (1 / 3)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冬十二月初九,未時兩刻。

浩浩蕩蕩封禪隊,皇帝玉輅到齊州,駐紮在長清縣南,即濟南市長清區。距離泰山腳下,大約六十公里,相較於原計劃,提前了半個月。李治龍顏大悅,賞武康十匹布,同時傳下制令,隊伍休整十天。

此次長途旅行,從河南到山東,歷時一個半月。期間諸多插曲,依舊記憶猶新,特別的有意思。首先在焦作市,遇見酷吏周興,小小的提點他。圍繞乾封泉寶,大量囤積糧食,制定邪惡計劃。

在滑州的滑縣,陪伴著武皇后,探望李勣元姊。她寡居三十年,住在李勣故宅,身體倒也健朗。賜錦緞三十匹,粟米三十三斛,各種衣服首飾,冊封東平郡君。

此乃天大殊榮,第一夫人慰問,夠她吹一輩子。這個誥命頭銜,也是破格加封。按照律法規定,四品官員母妻,才能得此封號。她沾李勣的光,因為廢王立武,李勣力挽狂瀾。媚娘知恩圖報,對於她的恩人,從來不會虧待。

十一月二十日,隊伍抵達濮陽,後世的濮陽市。當朝五大宰相,十六衛大將軍,守在玉輅後邊。李治心血來潮,問左相竇德玄:濮陽在古代,被稱為帝丘,是什麼緣故?

這問題有些偏,德玄冥思苦想,表示答不上來。許敬宗聽到了,自告奮勇回答:古代黃帝王朝,第三任玄帝顓頊,曾經住在這裡,所以稱為帝丘。

確實博學多才,那麼多學問家,只有他能回答,貌似也有道理。李治心情很好,也賞他十匹布,假惺惺誇幾句。

敬宗得意忘形,陰陽怪氣嘲諷:身為堂堂左相,不能沒有學問,我見他不能答,替他感到羞恥。

貶低別人,拔高自己,有些過分。德玄被挑釁,不驕不躁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有所能,有所不能。我不知道的事,不會假裝知道,這是我的誠信,也是我的修養。

罵人不帶髒字,敬宗怒氣上湧,準備針鋒相對。眼見事態擴大,李勣做和事佬,和顏悅色的勸:少師學富五車,固然難能可貴;左相實事求是,也是我輩楷模。

這話說的漂亮,左右各拍馬屁,風波消弭無形。李治龍顏大悅,賞德玄十匹布,賞李勣二十匹。武康心悅誠服,要向李勣學習,混跡唐朝官場,人緣就是財富。

途經鄆州壽張(山東省東平縣),壽張人張公藝,家族九世同堂,成為當地美談。北齊和大隋朝,包括大唐王朝,都表揚過張家。既然恰巧路過,李治登門拜訪,詢問同堂秘訣。

公藝老神在在,提筆書寫秘訣,九十九個忍字。李治被逗樂了,也覺的有道理,也賞他十匹布。武康深以為然,想要家庭和諧,就要學會糊塗,不能斤斤計較。做人的最高境界,揣著明白裝糊塗,雞毛蒜皮心中過。

臘月初十中午,李勣遭了報應,失足跌下馬背,右腳踝受輕傷。他今年很倒黴,其嫡長子李震,卒於梓州任上,白髮人送黑髮人。現在又墜馬,李治去探望,噓寒問暖一番。還把自己的馬,轉手賞賜給他。

李勣老淚縱橫,跪在地上謝恩,兩個特級影帝,上演君臣交心。等到李治離開,武康拎著禮物,去下榻地探望。拜帖交給門房,大概半刻鐘後,家屬迎出門外。

晉州刺史李弼,李勣的同胞弟;潤州刺史李思文,李勣的嫡次子;右奉裕李敬業,李勣的嫡長孫;盩厔縣令李敬猷,李勣的嫡次孫;左奉裕杜懷恭,李勣的二女婿。

雙方見禮寒暄,面子給的很足,唯獨他李敬業,眼中充滿恨意。武康渾不在意,當初被我坑了,怪你自己沒用,何必懷恨在心?沒心情搭理他,由李思文帶路,來到後院臥房。

發現敬宗也在,互相打過招呼,確定李勣無礙,三人同席而坐。焚上爐清香,沏上壺好茶,爺仨說廢話。敬宗負責逗哏,武康負責捧哏,李勣客串聽眾。

兩壺茶喝完了,李勣清空房間,吩咐思文守門。目光別有深意,手捻長髯說道:“昨天懷恭找我,借三百貫銅錢,說是交給變之,做些什麼生意。三百貫銅錢,不是小數目,什麼好買賣?”

敬宗哈哈笑道:“彥伯也是這樣,開口要八百貫,也要交給變之。錢財不是問題,我也相信變之,不過身為長輩,總要知根知底。多大的買賣啊,以變之的家底,不能吃獨食嗎?”

不喜歡吃獨食,那樣會遭雷劈,武康搖頭晃腦:“最近閒的無聊,又聽梁孝仁說,連著四年豐收。導致谷糧價賤,鬥米才五文錢,豆類粗糧更賤。東陽府衛士說,江浙區的稻米,每鬥才四文錢。”

氣氛陡然尷尬,兩人臉色怪異,敬宗出言試探:“商賈們囤積糧食,多是災荒戰亂時,從而坐地起價。叔父孤陋寡聞,還是頭次聽說,大豐年囤糧食。還要從江浙運,走京杭大運河,那會血本無歸。”

武康不接話茬,看著敬宗詭笑:“昨天許叔父說,泰山封禪結束,聖人會改元乾封。鑄造乾封泉寶,明年發行天下,舊錢逾期作廢。我還得到訊息,新錢以一當五,有沒有這回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