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夏六月二十,辰時四刻。
兩個月的假期,完美和諧度過,武康收穫頗豐。首先夫妻關係,有了質的提升,兩口子形影不離。不是誦經禮佛,就是逛街郊遊,媳婦臉上的笑容,比以往多了很多。
單獨相處之時,恢復少女本性,感覺時光倒流,回到相識之初。與鬧鬧親密度,也是突飛猛進,陪她讀書習字,陪她跳舞鬥雞。李賢苦讀期間,成了她心目中,完美的替代品。
唯一的遺憾是,與二丫的關係,依舊不見破冰,甚至惹她發火。原因十分搞笑,二丫身份特殊,是李九的親外甥,皇后的親侄女。京城豪門大族,朝堂文武百官,很多上門提親。
武康來者不拒,帶著二丫出席,會面對方父子。如此久而久之,閨女發了脾氣,直接閉門不出。媳婦悄悄勸說,咱二丫才九歲,你卻著急定親。她必然會傷心,以為你討厭她,想早些嫁出去。
腸子都悔青了,痛定思痛後,先誠摯的道歉,再提筆寫對聯。上聯曰:定親求娶請走他路,下聯曰:入贅本府六年後來,橫批:我只招贅。吩咐親衛部曲,貼在正門兩側,謝絕定親拜訪。
只是沒有想到,淪為京城笑柄,武將軍的文才,慘被書生吐槽。好事者來參觀,鬧的滿城風雨,驚動楊炯大佬。不愧初唐四傑,稍微改動下,秒變高大上: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行賄送賂莫入此門。
武康都懵了,拿出十兩銀,打發走楊炯。格老子的,斷我財路,居心不良。還貼老對聯,新的捲起來,送給袁公瑜。老袁當場高潮,馬上吩咐僕人,貼在大門兩邊。身為司憲大夫,此對聯的內容,堪稱量身定做。
假期結束前,帶著二閨女,去拜昭陵新城墓,悼念逝去的愛人。父女倆都緘默,靜靜坐在祠堂,緬懷兩個時辰。二丫望著靈位,沒有絲毫悲傷,彷彿墓中之人,與她素昧平生。如此怪異表現,讓他萬分揪心。
回到長安城,找司列衙門銷假,交送李九的詔書。領取臨時任命,正式開始上班,工作暫時很輕鬆。左奉辰的侍衛,在萬年宮護駕,只剩下三十人。配合右奉辰衛,巡邏西內宮苑,安排工作就行。
武康來到衛所,千牛備身李洋,召集全部侍衛,召開簡單晨會。所有千牛備身,都去陪皇伴駕,唯獨留下李洋。此乃政治訊號,代表著李義府,徹底失去聖眷,並且連累後代。
留下來的衛士,大多是生面孔,互相介紹認識。武康簡單訓話,安排巡邏任務,交代注意事項。眾多新面孔中,備身侍衛權毅,讓他感到熟悉,好像在哪聽過。特意查閱資料,越發覺的熟悉,就是想不起來。
秦州略陽縣人,即甘肅天水市,今年才十七歲。出身隴西權氏,與隴西李氏皇族,關係十分親近,歷有通婚習俗。正因這個原因,他能入左奉辰衛,宿衛皇宮大內。
其實左右奉辰衛,是官二代的集聚地,是大唐幹部學院。左奉辰大將軍,在武康眼中,是二代頭目。所有千牛衛士,都是官家子弟。先在這裡鍍金,如果表現的好,可以外放做官。
千牛備身楊再思,升任司列員外郎,備身左右崔知溫,升任靈州司馬。就連宰相上官儀,也把上官庭芝,搞成千牛備身。歷練幾年後,就能堂而皇之,出任朝廷要職。
處理完奉辰事務,離開左奉辰衛所,直接趕往東宮,完成入職工作。身上背的官職,有檢校左羽林大將軍,知右羽林訓練事,檢校右崇掖衛率府。此刻左右羽林軍,都在萬年宮護駕,沒必要去北衙。
右崇掖衛率府,本是右監門率府,龍朔二年更名。隸屬太子十率,官署稱為率府,最高長官稱率,官級正四品上。類似左右監門衛,鎮守東宮諸門,就是門衛大爺。
嘉福門進東宮,右崇掖魚符開路,一路暢通無阻。來到右崇掖率府,魚符交給副率,出具兵部公文。左右兩個副率,官級從四品上,按規矩比對魚符。確定手續正常,召集率府官員,開入職見面會。
整個率府機構,設定兩位副率,一名率府長史,官級正七品上。錄事參軍一人,官級正九品上;兵曹參軍一人,兼任倉曹參軍,胄曹參軍一人,官級正九品下。監門直長,七十八人,從七品下。
就這麼多官員,其餘是流外官,包括錄事、掌故等。眾多監門直長,負責駐守各門,登記出入人員,檢查器物財物。右副率許元節,介紹眾人認識,其中率府長史,因病重而卸任,職位暫時空缺。
武康記住他們,作最後的總結:“左奉辰大將軍武康,在接下來的日子,檢校右崇掖率府,是本府最高長官。相逢即是有緣,希望精誠合作,共同履行職責,做好監門工作。”
略微停頓,掃視眾人,和顏悅色:“我這人很隨和,你們若有困難,無論公事私事,都可找我交談。我會竭盡全力,幫助解決問題。其他不再多說,各自回崗位吧,等下我會巡視。”
眾人應諾離開,武康在辦公室,與倆副率交談。大概半個時辰,獨自離開率府,溜達東宮諸門,檢查記錄工作。東宮官署甚多,有左右春坊,詹事府等等,完全沒有興趣。
官員也有很多,只對兩人感興趣,太子少師許敬宗,太子賓客楊思儉。敬宗是老朋友,思儉是楊家人,媚孃的遠房表兄。他的女兒楊氏,會製造宮廷醜聞,牽連太子和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