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第六十一章 中倭白村江海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一章 中倭白村江海戰 (1 / 3)

龍朔三年(公元663年),秋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午時四刻。

朝鮮半島熊津江,就是韓國的錦江,在其入海口位置,有條不寬的支流。大唐與新羅聯軍,習慣稱其周留水。百濟國的遺民,則稱其為白江,或者是白村江,東南走向西北。

與熊津江交叉口,稱之為白江口。白江上游東岸,矗立著周留城,是叛軍的巢穴。熊津道大總管武康,接受劉仁軌建議,與軍事骨幹商議,定策直搗黃龍。

左驍衛中朗將、熊津都督劉仁願,右武威衛別將杜爽;行軍長史袁公瑜,帶方州刺史劉仁軌,新羅王金法敏等,率領聯軍六萬,向周留城猛撲。

八月初二辰時,武康下達總攻令,戰鬥準時打響。唐羅聯軍從陸路,三面突進周留城,戰場激烈又血腥。仁願身先士卒,公瑜親臨前線,衛士捨生忘死。無數浴血奮戰,雖然有勝有敗,卻是有進無退。

截止八月十一,城外大小據點,基本全部拔除。數不盡的壕溝,所有防禦工事,或填平或摧毀。百濟倭國守軍,或當場格殺,或大隊投降,聯軍兵臨城下,周留城告急。

武康力排眾議,派使者持黃鉞,下達了殺俘令。命令陸軍部隊,仔細甄別俘虜,善待百濟戰俘,格殺倭國戰俘。血腥屠殺開始,僅僅不到五天,七千倭兵被殺,鮮血浸染大地,人頭鑄造京觀。

其實沒得選擇,駐紮百濟半年,已經心知肚明。朝廷全部官員,視倭國為蠻荒,不會討伐倭國。既然不能亡國,那就大殺特殺,因為倭國民族,打的他們越疼,他們就越老實。

倭水軍總指揮官,大將樸市田來津,倭國第一猛將。與副將毛野稚子,大廬原君臣等,接到周留告急,決定渡海支援。從濟州島出發,進入熊津江口,意圖開進白江。

武康得到情報,樂的笑出豬聲,想給樸市磕頭,感謝你的配合。不過話說回來,戰略意義上說,他也沒得選擇。周留賊巢,三面環山,西靠白江,山峻溪隘,易守難攻。

儘管唐羅聯軍,從東南北三方,死死包圍城池,短期卻不能克。對於百濟來說,只要能夠保證,周留白江航線。就能從熊津江,得到倭國支援,從而據險固守。

所以白江航線,某種意義上說,維繫周留存亡,是唯一的生命線,倭軍誓在必爭。同時周留城內,倭國陸軍的數量,還有兩萬左右,他也必須顧及。

武康與仁師商議,很快作出應對,命令熊健艦隊,滿帆全速航行。於八月十二日,提前抵達白江。重整海戰陣型,派出先頭艦隊,打算以逸待勞。

在八月十三日,倭國水師抵達,立刻發起進攻。可惜首戰不利,敗給先頭艦隊,被迫退出白江。仁師接到命令,率領先頭艦隊,返回中軍本陣,登上平倭旗艦。

在旗艦指揮室,聽完仁師彙報,武康笑開了花。日本水師士兵,著甲率相當低,都是皮甲和竹甲。只要極少軍官,才能裝備鐵甲。還有他們的武器,多為制式短刀,長矛少的可憐,長度不及馬槊。

還有他們的戰船,不能稱之為戰船,漁船還差不多。實在想不明白,到底哪來的勇氣,插手朝鮮事務,挑戰大唐艦隊。戰爭打的是裝備,單靠滿腔熱血,是遠遠不夠的。

就在今天清晨,接到遊艇報告,倭軍全部戰船,再度進入白江。武康傳令戰備,來到樓船甲板,手駕著望遠鏡,觀察對面動態。就見漁船掩江面,旌旗遮天蔽日,正試探著靠進。

武康呵呵冷笑,手指輕敲船舷,煞有介事的說:“倭軍有些猶豫,這樣肯定不行,咱們幫幫他們。傳令熊津艦隊,擺出火鉗陣型。相信此戰過後,咱們兄弟兩個,就會火前留名。”

仁師錯愕片刻,小心翼翼勸解:“那樣太過冒險,咱們熊津艦隊,實力穩佔上風。只要穩紮穩打,截斷倭國支援,孤立叛軍巢穴。只要周留城破,就能取得勝利,何必鋌而走險?”

武康搖搖頭,語氣很堅決:“咱們的平倭號,還有我的頭顱,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致命誘惑。敵帥心知肚明,只有拿下旗艦,才能反敗為勝。俗話說的好,捨不得孩子,套不住餓狼,執行命令吧!”

仁師瞠目結舌,近乎咬牙切齒:“蘇將軍曾說過,變之日常沉穩,可是上了戰場,就會變成瘋子。之前我還不信,現在我才發現,你比瘋子更瘋。屬下這就傳令,引來餓狼之後,希望打死餓狼,不要淪為狼糞。”

旗語快速打出,樓船桅杆旗手,火速傳達軍令。不到半刻鐘,艋艟戰艦出動。沿著旗艦兩翼,緊靠白江兩岸,魚貫向前航行。就像彪形大漢,向著正南方向,緩緩伸出雙臂。

而大漢的胸膛,旗艦傲然而立,前方空無一物,把要害給敵方。在旗艦的後面,是艦隊運糧船,沒有戰鬥力。艦隊擺出的陣型,就像張開的火鉗:鉗柄是糧船,中樞是旗艦,鉗臂是戰艦。

陣型布到一半,敵陣山呼海嘯,倭兵搖旗吶喊。倭船馬力全開,沿著空曠江面,像把鋒利尖刀,直刺旗艦而來。此乃剜心戰術,集中全部力量,衝到旗艦跟前,全力登上旗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