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第四十二章 行軍燕然都護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二章 行軍燕然都護府 (1 / 3)

龍朔元年(公元661年),夏四月二十,辰時四刻。

東都上林苑,西側合璧宮,連璧殿朝會。文東武西,各分兩列,按資排輩。武康站在西列,位置正數第二,前面是個老者,李孟嘗字待賓。和他有些親戚,他的髮妻崔氏,是小晴的姑奶奶。

今年六十九歲,漢東郡開國公,右監門衛將軍。若論官級大小,應該站在武康身後,可人家資歷太老。類似於鄭仁泰,秦王府的幕僚,李世民的心腹,玄武門政變時,他也是急先鋒。

兩家雖有親戚,卻無半分交情,從來沒走動過。他出身趙郡李氏,典型的關隴門閥,對於小戶武家,向來不假辭色。兩人每次見面,武康笑臉相迎,都會貼冷屁股。

大殿內人聲鼎沸,針對鐵勒的反叛,展開了激烈討論。有的建議安撫,有的建議討伐,雙方唇槍舌戰。武康保持緘默,你們愛咋咋的,我是懶的開口,反正沒我啥事。

討論半個時辰,李九不厭其煩,拍板出兵討伐。那麼問題來了,所有精銳將領,全部派往遼東,誰來掛帥統兵。李義府慷慨激昂,列數武康的功勳,推薦為行軍總管。

很快反對如潮,都是些老傢伙,理由是年紀小。許敬宗也力薦,有志不在年高,變之可堪大用。朝堂變菜市場,武康昏昏欲睡,懶得毛遂自薦。能明顯覺察,李九的視線,飽含著詭異,六次掃過來。

不知過了多久,李孟嘗乾咳,很快鴉雀無聲,老傢伙嗓門亮:“鐵勒九姓反叛,燕然都護告急,平叛刻不容緩。漠北地形複雜,軍務千思萬緒,需派老成大將。老臣竊以為,鄭仁泰將軍,可將兵出征。”

可謂一錘定音,群臣不再爭論,仁泰拱手躬身。李九沉吟片刻,話語抑揚頓挫:“上柱國同安郡公,右武衛大將軍鄭仁泰,鐵勒道行軍大總管,將兵平息鐵勒叛亂。”

老鄭高聲應諾,這位萬年副將,終於揚眉吐氣。武康嗤之以鼻,山中無老虎,猴子當大王。希望您長點心,不要剛愎自用,不要貪功冒進,更不要坑隊友。

按照以往慣例,行軍的大總管,推薦各副總管。群臣再度討論,李九作為參考,開始調兵遣將:燕然都護劉審禮,鐵勒道行軍副總管;左武衛將軍薛仁貴,盧山道行軍大總管;右屯衛將軍孫仁師,降水道行軍大總管。

盧山道和降水道,兼任鐵勒副總管,皆受鐵勒道節制。如此便確定了,鄭仁泰大將軍,為領軍大元帥。本來很和諧的,他卻突然搞事,提出詭異建議:左千牛府大將軍,金華縣公武變之,出任三道行軍長史。

不待群臣討論,李九馬上准奏,認命言辭鑿鑿:柱國金華縣公,千牛大將軍武康,三道行軍長史,鐵勒行軍副總管。事情告一段落,隨軍征戰漠北,已然成為定局。

所謂行軍長史,就是狗頭軍師,類似總參謀長。撲街的鄭仁泰,皮一下很開心?武康手持象笏,出列奉詔應命,接過小型節仗。歸隊時偷眼觀瞧,李孟嘗幸災樂禍,鄭仁泰笑容詭異。

這兩個老撲街,你們算計的同時,也是黴運的開始。朝會開始之前,李義府許敬宗,信誓旦旦保證,我不可能出征。你們打他們臉,他們睚眥必報,等著倒血黴吧。

入列站定,面沉似水,扯出苦笑。李淳風斷言,我與鄭仁泰,最近有交集,果然應驗了。他推薦我長史,肯定沒安好心。想在軍營裡,秘密收拾我嗎?放馬過來吧,乃翁不怕你。

同時也理解了,何為隨禮而行,何為隨遇而安。薛仁貴名薛禮,孫仁師名孫遇。李淳風的意思,跟隨他們兩個,就能化險為夷。武康感慨頗深,老神棍不簡單,堪稱未卜先知,道行深不可測。

李淳風的斷言,鄭仁泰的厄運,想必也會發生。至於什麼厄運,李淳風沒有說,武康也懶得猜。如果所料不差,厄運在戰場上,要麼兵敗被俘,要麼戰死沙場。

接下來走流程,眾宰相擬詔書,李九硃筆御批,君令即刻下達。關內道折衝府,調遣三十五支,諸如鳳神府等,多為中等精銳。河南道折衝府,調遣二十五支,共計七萬衛士。

北方單于都護府,徵發三萬突厥兵,步騎共計十萬兵,奔赴漠北伐鐵勒。按照朝廷慣例,部隊開拔之前,皇帝宮中設宴,勉勵諸位將軍。所以朝會結束,合璧宮綺雲殿,饕鬄大餐踐行。

提起綺雲殿,武康輕嘆氣。在不久的將來,媚孃的心頭肉,當今太子李弘,我的便宜外甥,會暴斃綺雲殿。入殿見到李弘,心頭陰霾更盛,七歲的小正太,身體很是單薄,臉色也不正常。

等見完君臣禮,李弘文質彬彬,給舅舅行晚輩禮。從他的表情中,感受到了親密,媚娘調教很好。這個小兔崽子,當年每次見面,都被我這張臉,嚇的哇哇哭。現在長大了,貌似懂事了,還像個人樣。

滿桌宮廷佳餚,只要李九作陪,必定索然無味。推杯換盞後,宴席進入尾聲,李九對薛仁貴說:“古代善射之人,箭透七層鎧甲。仁貴坐鎮中軍,武藝恐怕退步,射五層甲試試。”

仁貴果斷應命,眾人來到殿外,太監奉上強弓。宮人立刻準備,木頭人穿皮甲。所謂的皮甲,牛皮浸泡樹脂,硬化後刷油漆。防禦不如鐵甲,勝在便宜輕便,是唐軍制式戰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