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琢磨良久,抬頭看向老楚,言辭鑿鑿道:“你肯定搞錯了,此處靠近積石山,根本沒有烏海。倒是有處湖泊,名叫孟達天池,南側是達里加山,之前我遊玩過。”
楚神客果斷搖頭,態度很是堅決:“應該不會錯,屬下逃離時,遇白蘭山獵戶。他信誓旦旦說,白蘭山北側大湖,就是冬給措納湖,當地人稱其‘烏海’。駐紮那裡的軍隊,是吐蕃和吐渾穀人,頭領叫達延莽布支。”
這就奇怪啦,再研究地圖,忽然瞪大雙眼。若所料不差,所謂的白蘭山,就是達里加山。而北側的大湖,就是孟達天池,是撒拉語的稱呼。藏語稱“冬日措納湖”,位於青海省循化縣,上輩子來旅遊過。
那次青海旅遊,生平首次吃軟飯,小胖墩令月出錢。她愛好旅遊,癖好卻很怪,不去長城故宮,只去唐朝遺址,或古戰場遺址。諸如碎葉城遺址,敦厚莫高窟等,還總是默默流淚。
兩人循化遊玩,去了達里加山,在孟達天池東南。據當地導遊介紹,那座達里加山,藏語名“阿尼達延山”。翻譯成漢語,受人尊敬的達延神山,有達延山口等景區。
覺的“達延”很熟悉,忽然想到大朝會,抬頭詢問蘇定方:“元日大朝會上,那個出謎語挑釁,好像是吐蕃副相。朝會結束後,李洋告訴我,他叫什麼莽布支,恩師認識他嗎?”
蘇定方信口拈來:“莽布支是吐蕃語,眾人長者的意思,是對酋長的尊稱,類似我朝官職名。他名字叫達延,全稱達延莽布支,是吐渾谷的王子,也是吐蕃的副相,地位僅次祿東贊。”
武康恍然大悟,想起那次登山,導遊給的介紹:達延莽布支率蕃軍,在孟達天池附近,與唐朝漢兵交戰。達延莽布支犧牲,部下為紀念他,葬在阿尼達延山。從此以後,達延被敬為山神,具有神力的家鄉神。
腦筋快速轉,有點兒意思啊,漸漸笑出豬聲。這是不是預示著,偷襲戰肯定成功,我們殺死了達延,才有了後世傳說。所謂天欲與之,不取必遭天譴,既然歷史如此,我就不客氣啦。
決定讓傳說延續,保護歷史的完整,我來開啟造神吧。就讓達延莽布支,成為有神力的家鄉神。果斷收地圖,掛最詭異的笑:“老頭子都不怕,我更加不怕,贊成此次突襲。用咱們一千精騎,開啟烏海之戰,大破八萬吐蕃軍。”
老蘇錯愕片刻,哈哈仰天狂笑,重重拍他肩膀,一時豪氣干雲:“我是老瘋子,你是小瘋子,今日咱師徒倆,就用千餘騎兵,開啟烏海突襲戰。速速傳令下去,所有衛士披甲,立刻準備突擊。”
軍令如山倒,眾衛士下馬,兩人為一組,互相披戰甲。錢順和平郎聯手,幫大佬披黃金甲,楚神客抽千牛刀,遞到大佬手裡。武康手刀柄,刀劍杵上草地,淺笑越發嗜血。
如此鋒利寶刀,終於能見血了,今天的砍人行動,應該非常爽。走到鬥驄頭前,溫柔給它搔癢,輕靠它耳邊說:“我們即將衝鋒,你會頭前帶路,找到達延莽布支,讓我砍了他的頭。拜託鬥驄兄弟,別讓我失望。”
衛士披甲完畢,紛紛踩鐙上馬,老蘇一聲令下,剎那雷聲滾滾。武康一馬當先,右手握刀柄,刀尖貼地面,迎著呼嘯西風,劃出一道細線。狂奔三里左右,鬥驄跑向西北,是孟達天池方向。
孟達天池附近,有密麻的營帳,圍攏中軍大帳。中年大漢達起,是達延的侍衛,手提剝皮綿羊,快步趕去大帳。狂風吹起細沙,迎面呼嘯撲來,趕緊抱住全羊,揉掉眼中細沙。
咒罵著鬼天氣,到中軍帳門口,聽到吱呀聲音。循著聲望過去,高高的旗杆上,四具屍體搖晃。黃臉露出獰笑,該死的大唐衛士,跑到吐渾谷刺探,不把吐蕃放眼裡,活該吊死你們。
低頭走進大帳,暖流撲面而來,眾人大快朵頤,氣氛非常熱烈。全羊交給僕役,撫胸向達延行禮,畢恭畢敬道:“尊敬的莽布支,西風越來越大,勇士苦不堪言,請莽布支定奪。”
眾人停止吃喝,目光聚焦主位,達延考慮片刻,淡淡吩咐道:“傳我的命令,除了營外哨勇,其餘全部回營。都吃飽喝足了,等大風停止,拔營前往積石關。”
達起高聲應諾,正欲轉身離開,卻聽曼史喊停。曼史放下羊腿,撫胸行禮道:“尊敬的莽布支,漢兵近在咫尺,不能掉以輕心。若勇士們回帳,漢兵突然襲擊,我們猝不及防。”
幾秒鐘的沉默,爆發鬨堂大笑,無不前仰後合。曼史對面的八字鬍,抹掉嘴上羊油,扯嗓門戲謔道:“漢兵只有千人,我們八萬大軍,借給他們兩個膽子,也不敢進攻我們。”
眾人隨聲附和,曼史依舊皺眉,八字鬍繼續說:“這麼大的西風,眼都睜不開,他們還是逆風,肯定不會襲營。曼史你放心吧,這裡可是高山,不適合漢兵作戰。”
短暫的沉默,曼史閉上嘴,舉手中酒碗,邀八字鬍共飲。達延看向達起,繼續吩咐著:“營外所有哨崗,每人賞賜美酒,嚴令堅守哨位。特別是營門處,你親自去告誡,不能掉以輕心。”
達起離開大帳,很快吩咐下去,提著羊皮酒袋,來到營門哨崗。攀爬上瞭望臺,遞出手中酒袋,望陰沉沉遠方,片刻後說吩咐:“莽布支有令,堅守你的哨位,若有意外發生,立刻敲鑼示警。” 哨兵大聲應諾,等達起下瞭望臺,小聲咒罵幾句。這種鬼天氣,漢軍不是傻子,你們營內休息,我凍的瑟瑟發抖。心裡很是不平,又聞烤肉香氣,聽軍營喧囂,繼續咒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