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第十九章 長孫無忌被自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章 長孫無忌被自縊 (1 / 3)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秋七月十四,未時兩刻。

武康離開駙馬府,回到修真坊武宅,門口發現一輛馬車。如此豪華的裝飾,如此大氣的顏色,只能是皇后專車。不禁啞然失笑,媚娘按捺不住,是來讚美我吧。估計最興奮的,除了坑貨李治,就要數到她了。

踩著馬鐙下馬,韁繩丟給老楚,邁步走進大門。兩個孩童在嬉戲,四歲的小李賢,自己的寶貝閨女,正盪鞦韆玩耍。兩人青梅竹馬,媚娘亂點鴛鴦,讓人很無語。

李賢穿華麗儒袍,見到武康回來,立刻讓宮人停下。騰騰小跑過來,有模有樣的禮:賢兒見過舅舅。鬧鬧煞有介事,有模有樣作揖,奶聲奶氣喊爹爹。

武康瞬間頭疼,女大不中留啊。瘋癲癲的野丫頭,在她賢表弟面前,秒變端莊淑女。無奈翻起白眼,俯身抱起鬧鬧,吩咐李賢免禮,拉他小手進屋。

媚娘小晴出來,見和諧畫面,不約而同淺笑。簡單打過招呼,一家人進客廳,各找位置坐下。武康見到幹棗,忽然心血來潮,對倆小輩說:“你們倆過來,都把眼睛瞪大,給你們變戲法。”

鬧鬧立刻歡呼,李賢興致勃勃,媚娘和小晴無奈,上樑不正下樑歪呀。武康渾不在意,高高挽起袖子,抓起三顆紅棗,分別扣茶杯裡。隨手拿根筷子,輕敲茶杯底部。最後停在左邊,快速移到中間,同時喊聲“進去”。

掀開左茶杯,幹棗不翼而飛,小孩頓時驚呼。武康很滿足,掀開中間茶杯,下面兩顆幹棗。鬧鬧嘻哈鼓掌,李賢目瞪口呆,表情不可置信,眼神都是崇拜。

媚娘也感新奇,扭頭看向小晴,同時閃過狡黠。武康故技重施,也把右邊幹棗,變到中間茶杯裡。然後繼續裝逼,中茶杯三顆棗,分別變到兩邊,惹李賢拍手稱讚。

魔術表演繼續,李賢檢查茶杯,也高高挽起袖袍,胳膊死死壓住茶杯,扭過頭擠眉弄眼。武康渾不在意,繼續裝腔作勢,喊完進去翻茶杯,卻被鬧鬧抱手。

李賢笑嘻嘻,慢慢掀開茶杯,幹棗沒有變走。裝逼宣告失敗,武康表情尷尬,狠狠瞪向閨女。女大不中留,才幾歲的丫頭,就會聯合外人,拆老爹的臺啦。

倆孩子樂壞了,小晴直翻白眼,媚娘笑著圓場:“此幻術的關鍵,是康郎的手速,掀茶杯瞬間,把棗拿手裡,造成失蹤假象。然後神鬼不覺,放進目標碗裡,是不是這樣啊?”

您老真聰明,就是這麼回事,豎拇指點贊,趁機教導李賢:“賢兒牢記在心,所有的幻術,都是騙人把戲,熟能生巧而已。去遊樂房玩吧,準時回來吃飯,另外注意安全。”

兩人立刻歡呼,手拉手火速離開,留下眾人無奈。三人對面坐,僕人上熱茶,小晴先開口:“康郎見新城了吧,她的情況如何,有沒有好轉,能照顧二丫嗎?”

武康無奈嘆氣,微微搖頭說道:“心病還須心藥醫,我已下了猛藥,希望有效果吧。你們若有時間,就去看看她,有人陪她聊天,要比獨自煎熬好。”

兩人同時點頭,小晴不禁唏噓,媚娘糾結幾息,悄悄轉移話題:“昨天阿孃進宮,說起她的爵位,想成為正一品夫人。我和聖人商議,明年巡幸幷州時,再提高阿孃爵位。”

夫妻心知肚明,楊氏有意見了,怪不得鮮有來往。她是從一品代國夫人,小晴是正一品楚國夫人,羨慕嫉妒恨唄。互相確認眼神,小晴和顏悅色:“伯母是長輩,我誥命比她高,感覺很不自在。勞煩阿姊稟報,我願降低誥命。”

媚娘有些尷尬,看著兩人說:“聖人的意思是,小晴還是楚國夫人,誥命降為從一品。增加兩百戶食邑,並給出兩個選擇,鄭州滎陽郡,或婺州東陽郡,你們選哪個?”

夫妻倆很震驚,小晴實封兩千戶,再增加二百戶,超過大多數親王。眼神交換意見,武康嘿嘿笑道:“選擇滎陽郡吧,婺州太過遙遠,不想麻煩張柬之。正一品或從一品,在我看來無所謂,關鍵是實際好處。”

小晴點頭贊同,媚娘尷尬緩解,開始吐露心生:“阿爺去的早,阿孃含辛茹苦,拉扯我們姊妹,受了太多的苦。現在條件好了,想讓她享清福,只是愧對你們。”

確實很愧對,武康暗吐槽,那個老妖婆,不是省油燈。好好安享晚年唄,為何跳出來作妖。她仇視武家人,已經害死元慶,還想害死我嗎。不過話說回來,媚娘挺孝順的。明知貶官本家,會對自己不利,卻依舊順從楊氏。

氣氛略微好轉,媚娘不再糾結,說開心的事:“就在三天前,《姓氏錄》修訂完成,聖人親自作序。收錄二百四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家族共分為九等。康郎知道嗎,咱們的武家,是首等家族。”

武康錯愕片刻,很快笑出豬聲,這是場鬧劇啊。李二編纂《氏族志》,提高李氏皇族地位,貶低五姓七望,被豪門視為笑柄。媚娘當上皇后,許敬宗阿諛奉承,立刻上書李治,說《氏族志》沒皇后本望,建議重新編纂。

當時的李義府,也不在《氏族志》,心裡相當不滿,也建議重修。李九欣然同意,詔禮部侍郎孔志約,著作郎楊仁卿等,改《氏族志》為《姓氏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