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原因,回紇知道感恩,是真正的友邦。在大唐幫助下,逐漸強大起來,建立回鶻汗國,雄霸漠北草原。強大以後,沒有侵犯,仍受大唐節制。還知恩圖報,協助平定安史之亂,使大唐轉危為安。
通訊兵再次來到,又有好訊息:阿史那元慶、阿史那元爽,蕭嗣業和楚神客,殲滅右廂四千騎。元爽一馬當先,生擒阿史那薄布,大破右廂後軍。楚神客率興隆府,佔據金牙北線,正往南線進攻。
帳內爆發狂笑,彌射手舞足蹈,元慶和元爽,都是他的兒子。兒子們露臉,老子自然欣慰。武康也很欣慰,老楚和興隆府,都是好樣的,沒讓大佬失望。
眾人送上馬屁,大讚虎父無犬子,彌射也不謙虛,美滋滋的接受。這倆阿史那兄弟,和媚孃的兄長同名,卻比他們強太多。突厥第六代貴族,個個勇武彪悍,都是軍中猛將。
不經意劍發現,阿史那步真的眼中,嫉妒轉瞬而逝,笑容也很虛偽。武康嗤之以鼻,這就是個偽君子,畢生算計兄弟。大概四年後,誣告彌射謀反,導致彌射被冤殺。
懶得理會齷齪,履行本職工作,插拔沙盤軍旗。黑色的金牙山,南北插上紅旗,像伸出的拳頭。配合中軍部隊,呈現半月形,突厥被包圍。照此勢頭髮展,要不了多久,賀魯就會崩盤。
接下來的時間,諜報頻頻來傳,紅旗步步推進,蠶食藍旗空間。盒裡的陣亡旗,九根藍和三根紅,戰損比很不錯。賀魯是強弩之末,大佬們放下心,氣氛越發輕鬆。
他們各自落座,悠閒喝茶,愜意聊天。武康堅守崗位,不斷聽取戰報,不斷挪動紅旗,不斷拿掉藍旗。包圍圈越發小,戰報越發頻繁,斬獲越來越多,竟達到兩萬人。
半個時辰後,聽到依稀歡呼,眾人全部起身,不約而同離開。武康無聲微笑,丟掉手中小旗,離開中軍大帳。接錢順手中韁繩,掛平郎手中橫刀,踩馬鐙上馬背,跟隨蘇定方離開。
越靠近金牙山,歡呼聲越大,很快震天動地。數不清的戰馬,被唐兵收攏;大片突厥兵,老實蹲地上,高舉雙手投降。大部隊外圍,大佬們下馬,步伐大步流星,直奔金牙山腳。
突厥指揮台上,蘇定方溫柔撫摸著,土黃色巨大戰鼓。抬頭仰望旗杆,凝視青色大旗,是賀魯的大纛。所謂的鼓纛,是少數民族首領,受皇帝冊封后,賞賜他們的信物。
蘇定方命令下旗,武康挺身而出,拽出腰間橫刀。雙手緊握刀柄,雙腿自然分開,刀鋒舉過頭頂。伴隨沉悶怒吼,使勁渾身氣力,腰身帶動刀鋒,狠狠砍上旗杆。
連砍十幾刀,大旗緩緩墜落,大佬齊手托住。步真解下大旗,平鋪高臺之上,小心翼翼摺疊。任雅相雙手託,到蘇定方身邊,面向臺下唐兵,聲嘶力竭怒吼:大唐萬勝,聯軍威武...
剎那山呼海嘯,將士振臂高揮。金牙山的迴音,混合唐兵咆哮,氣勢直衝霄漢。武康抑不住激動,渾身血液燃燒,戰爭終於結束了。右手不禁顫抖,心裡五味雜陳。
從曳咥河會戰,到金牙山會戰,三個多月時間,大小數十場廝殺。大唐衛士血灑西域,至少八千袍澤,長眠各個戰場。包括我的兄弟,一百零八位兄弟,希望你們魂穿梁山,再次轟轟烈烈。
不過為了歡呼,為了眼前勝利,過往所有犧牲,都是有價值的。怒吼持續很久,蘇定方再傳軍令,所以騎兵整備,即刻進擊碎葉城。步兵清理戰場,休整半個時辰,集合碎葉城下。
武康跟隨大佬,帶著兩萬騎兵,渡過碎葉水,兵臨碎葉城。突厥人投降,唐軍盡收其眾,標誌著西突厥戰役,正式畫上句號。從永徽四年,到顯慶三年,禍亂西域的賀魯,徹底成為歷史。
唐軍此次征伐,前後收其人畜,大約四十餘萬,可謂碩果累累。可惜美中不足,賀魯帶兒子咥運,女婿閻啜等,大約百十殘兵,繼續往西逃竄。
就在當天夜裡,賀魯的皇宮內,蘇定方召集眾將,召開軍事會議,具體內容如下:五弩失畢和五咄陸,包括其餘部落,各自回到居住地。右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彌射,暫管五咄陸;左屯衛大將軍,阿史那步真,暫管五弩失畢。
蘇定方留在碎葉城,和燕然都護任雅相,負責處理善後。諸如開通道路,設定郵局驛站,掩埋戰場屍骨。慰問百姓疾苦,劃定部落地界,恢復畜牧生產,規劃新的秩序。
同時向各部首領,作出鄭重承諾,凡是被賀魯擄掠的,包括財物和人口,牛羊馬等牲畜,全部歸還原主。酋長們瞬間高潮,整齊跪在帳外,向著長安方向,感謝李九恩德。
婆閏可汗父子,帶數千回紇騎兵,暫時回漠北牙帳。等處理完瑣事,共同回京覆命,聽候李九封賞。武康躲在角落,漸漸魂遊天外,回憶西突厥戰役,歸納用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