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三十三章 廢王立武風暴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刺史 第三十三章 廢王立武風暴起 (2 / 3)

李義府嗤之以鼻,年紀不大,口氣不小。害我的是長孫無忌,我不得聖人重視,他不會因為我,與長孫無忌撕破臉。別說你個毛頭小子,就算武昭儀求情,照樣無濟於事。

喝完杯中酒,酒杯放桌上,擺敷衍笑容。見酒博士回來,李義府閉嘴,努力維持微笑。武康接酒罈,揭壇口封泥,倒掉酒壺老酒,換十八里紅。放酒罈端酒壺,給兩人滿上,擺手邀請共飲。

李義府拈酒杯,敷衍的碰杯,仰頭一飲而盡。人口柔,一線喉,果然好酒。放下酒杯,淡淡說道:“武都督瞭解內情,老夫不再隱瞞。最遲三天後,敕書到門下省,老夫必須離京。所以請問武都督,要老夫幫什麼忙?”

您老終於上道了,武康笑的很真實:“聖人慾立昭儀為後,得不到長孫無忌支援,擔心諸位相公反對,尚未正式提出。他需要某個重臣,公開上書請立昭儀,徹底擺朝堂上。”

李義府身子微顫,笑容逐漸消失,酒杯越攥越緊。良久果斷搖頭,眼中滿是嘲諷,陰陽怪氣兒:“黃口小兒,胡言亂語,滿朝大臣,皆能上書,皆不敢上書。就算老夫上書,敕書也不會留中,老夫還是被貶,甚至貶更遠。”

突聽清脆冷哼,新城怒視李義府,有暴走的跡象。我的康郎,只能我打罵,你算什麼東西?

兩人同時懵逼,李義府滿臉不悅,好沒教養的書童,惡毒眼刀飆過去。武康暗叫不好,桌底安撫新城,姑奶奶淡定,可別壞事兒啊。

約莫半分鐘,母老虎變小綿羊。新城收斂怒火,拿桌上酒壺,再給兩人滿上。武康瞠目結舌,李義府臉色緩和,不和書童計較。抬頭看向武康,還是笑裡藏刀,舉杯邀請共飲。

放下酒杯,武康說道:“方才先生所言,我有不同意見。廢王立武的奏書,不同朝臣遞上,會有不同後果。倘若我來遞,聖人不會感激,甚至遷怒於我。”

李義府面沉如水,武康接著忽悠:“當年同安公主,向太宗介紹王氏,太宗許給晉王為王妃。之後立晉王為太子,冊封其太子妃。晉王登基,冊封其為皇后。見證此過程的大臣,才有資格上書,否則徒增笑柄。”

道理很淺顯,李義府略微動容,很快深以為然。沒經歷全程的,沒資格指手畫腳。吧

武康很滿意,接著忽悠:“聖人為晉王時,您在王府侍奉,後來成為太子舍人,看著聖人成長。普天之下,只有您的上書,最具說服力,最得聖人感激。”

李義府小腿微顫,覺的有些道理,沉默片刻說:“我只是五品舍人,隨侍聖人多年,從來不被重視。武都督的舅翁,御史大夫崔公,官居正三品,出身清河崔氏。在我看來,他上書更好,為何找我呢?”

樓梯傳來聲響,掌櫃端木板過來,是象棋盤和黑紅棋子。兩人相視一笑,不約而同收拾,擺棋盤擺棋子。武康執紅先行,拈起左邊馬,跳出正日格。

李義府進兵應對,武康呵呵笑道:“誠如李公所言,崔公上書也行,可他沒有勇氣,也覺得沒必要。長孫無忌會反對,宰相們也會反對,怕遭他們報復。”

我也怕報復,李義府扯出嘲諷,很快想到什麼,神情漸漸慎重。仔細品味話語,漸漸露出瞭然:王皇后是王思政的孫女,王思政是西魏左僕射;長孫無忌是長孫晟之子,長孫晟是前隋,右驍衛將軍。

來濟是來護兒之子,來護兒是前隋,左翊衛大將軍;韓瑗祖籍雍州三原,經長孫無忌舉薦,才升任宰相;褚遂良是褚亮之子,褚亮是前隋,散騎常侍。

武康淺笑道:“王皇后和長孫無忌,以及那些宰相,要麼是魏臣之後,要麼是隋臣之後。他們有個共同名字——關隴門閥。皇后出身關隴門閥,才符合他們的利益。”

匹馬衝出河界,武康繼續:“立媚娘為皇后,他們反對;立蕭淑妃為皇后,他們也會反對;普天下全部女子,只要不是關隴系出身,他們都會反對。”

李義府困住匹馬,出車攻擊左路。武康支仕防守,淺笑道:“關隴門閥壟斷朝政,聖人雄才大略,不甘心被架空。廢王立武只是幌子,若歸根結底,還是政治 鬥爭。此政鬥棋局,聖人要做棋手,不能做棋子。需要有重臣,充當先鋒官,開啟這局棋。”

單車斬匹馬,李義府笑呵呵:“棋局太大,賢弟的馬,貪功冒進,孤立無援,所以被絞殺。崔義玄不敢做先鋒,害怕關隴門閥報復,難道我就不怕嗎?”

武康不置可否,支相防守:“關隴門閥的報復,最壞的結果,無非丟官罷職。舅翁家大業大,不敢投鼠忌器,可李公不同。您已經丟官,已經面臨最壞結果,還怕什麼呀?”

盯著九宮棋子,言辭鑿鑿:“馬孤立無援,車橫衝直撞,進可攻退可守。越是不需要援助,越能得到援助。關隴門閥專權,同僚早就不滿,只要車開出去,肯定有人上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