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二十八章 初次會晤盧照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刺史 第二十八章 初次會晤盧照鄰 (2 / 3)

人家背景大,在刺史府任職,商人得罪不起。米老闆無計可施,張羅閨女的婚事,趕緊嫁出去得了,眼不見心不煩。米家是鄧州大戶,嫁女風聲傳出,媒婆踢破門檻。當得知有了身孕,媒婆二話不說,繃著臉離開。

武康再次點評:“你和你的父親,不欺騙隱瞞,也是講信譽的。不過這種情況,能真心接受的,如鳳毛麟角。拿我來舉例,雖不在乎那層膜...不在乎貞潔,卻在乎懷孕,除非真心喜歡。”

錢順插話:“我們很難幫你,那混蛋人品敗壞,卻不違反法律。你情我願的同居,只要雙方未成家,法律不會干預。要不這樣吧,我們送你回去,你拿下孩子...”

說不下去了吧,武康白他兩眼,現在的醫療條件,墮胎會出人命。確實愛莫能助,哪怕始亂終棄犯法,也只能鄧州方面處理,輪不到我越俎代庖。

武康輕嘆息,良言相勸:“事到如今,別無他法,生下來吧,愛你的人,自會接受。也別尋死覓活,那渣男不配;也別唸念不忘,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

哭聲陡然大作,伴隨她的哭訴,氣氛越發緊張,所有人皺眉。昨天渣男找上門,不是回心轉意提親,而是故意噁心人。渣男提出,納她為妾室,氣的米老闆吐血,拿起掃帚就打。

渣男罵罵咧咧,米老闆怒不可遏,遷怒米娘子,一氣之下趕出家門。這都造了什麼孽?米娘子無家可歸,心如死灰到棗林裡,決定結束生命。站胡凳上猶豫很久,最終踢倒木凳。

無巧不成書,馬隊恰巧路過,武康射斷上吊繩。弟兄們群情激奮,渣男忒不是東西,先談婚論嫁,再始亂終棄,還想納她做妾,這不作踐人嘛。

武康也板起臉,決定收拾渣男:“相逢即是有緣,法律治不了他,我幫你出惡氣,打斷他三條腿。他姓甚名誰,家住何方,喜歡去哪浪,速速道來。”

弟兄們搖旗吶喊,個個躍躍欲試,最喜歡揍小白臉。米娘子糾結許久,在錢順的開導下,終於說出資訊。

武康當即下令:“弟兄們記住了,城南大慶坊,東南角那家。把他騙出來,裝進麻袋裡,給我往死裡打。都記住名字,盧照鄰、字升之,別打錯了人...等會兒...盧照鄰?”三九

不禁當場懵逼,初唐四傑之一,是同一個人嗎?正糾結間,米娘子開口:還是算了吧,他出身范陽盧氏,是刺史府典籤。刺史就是鄧王,很是器重他,曾在文會上,對別人說“此吾之相如也”。

武康嗤之以鼻,說這話不嫌丟人,別黑司馬相如好吧。若論文學素養,盧照鄰和司馬相如,確實半斤八兩。可司馬相如,富貴不忘髮妻,對卓文君始終如一,被稱頌千年,完爆你幾條街。

仔細回憶史書,基本可以確定,就是那個盧照鄰。鄧王名叫李元裕,李淵第十七子,李九的王叔。一直居住鄧州,五任鄧州刺史,家中藏書無數。

也就是今年,盧照鄰到鄧王府,奉命做了典籤,藉機博覽群書。所謂的典籤,即諸王出使外地,朝廷派出的幕僚。名為典領文書,實則監視諸王,權利非常大。

到了李二時期,權利大幅削弱,沒了監察之責,只能掌管文書。盧照鄰從此發跡,幾年後調任蜀中,做了某州的都尉。負心蜀女郭氏,被駱賓王知曉,寫《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老駱為郭氏出頭,痛斥他朝三暮四、移情別戀。

武康琢磨著,不看僧面看佛面,看李元裕面子,也不能痛下打手。更不能到此為止,決定交給老駱處理,有今天的素材,外加嫉惡如仇的性子...《豔情代米氏答盧照鄰》,肯定騰空出世,相比皮之肉苦,更具殺傷力。

心中有了計較,淡淡說道:“俗話說的好,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我送你回家,再勸你家大人,給你們做和事佬。身懷六甲的女人,沒有家庭庇佑,肯定死路一條。”

米娘子連連道謝,確實無處可去。錢順很殷勤,跑到棗樹林,搬來上吊凳子,放駿馬旁邊,攙扶她上馬。然後牽著韁繩,跟在鬥驄後面,掉頭返回鄧州城。

武康頻頻回頭,覺察錢順有異,這小子想幹什麼。大概三個月前,他妻子因病過世,留下三個孩子。婺州人都知道,他是跟我的混的,是我的左膀右臂。去他家提親的媒婆,也踢壞了門檻,都被婉言謝絕。

曾數次勸他續絃,不管看上誰家閨女,大佬給你保媒拉縴。可他總是搪塞,藉口還無法反駁,心念過世髮妻,過些時日再說。現在情況不對,心裡有種錯覺,他對米娘子有好感。

不會想接盤吧,這不好啊兄弟,武康很糾結。來到鄧州城米宅,僕人見娘子回來,也不進去通報,擅做主張領進門。來到堂屋旁,聽裡面亂哄哄,好像在吵架。

忽聽沙啞咳嗽,客廳瞬間寂靜,沙啞聲音再響:“我說錢掌櫃,聽本王一句勸,令嬡進盧家,是你們高攀。升之出身盧氏,又是本王典籤,前途不可限量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