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二十六章 廢王立武準備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刺史 第二十六章 廢王立武準備中 (1 / 3)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從淮南道豪州,到河南道洛州,路程五百多公里。婺州押糧隊,下元節到洛陽,交田賦到含嘉倉。一路有驚無險,連同大運河那批,圓滿完成納租工作。林平郎帶隊回婺州,武康帶三十保安,護送新城公主去長安。

趕在冬至這天,抵達長安城春明門,發現數不盡的百姓,熱火朝天修葺城牆。城門口立著牌子,大概意思是:前方施工禁止通行。前去打探的錢順,帶回可樂訊息:十月初三開始,朝廷僱傭雍州百姓,共四萬一千餘人,築長安城外郭。

雍州是九州之一,是長安城所在,後來改京兆府。看著忙碌民工,不禁想起水泥,然後無奈嘆息。曾經深入研究過,唐朝能造的水泥,只有火山灰水泥。石灰摻火山灰,膠結碎石製成混凝土,硬化後強度高,能抵抗淡水、含鹽水的侵蝕。

石灰有的是,火山灰沒有,沒火山群啊。中國六大火山群,不是在東三省,就是在內蒙古,都不是大唐的領土。總而言之,想搞出火山灰水泥,必須吃掉火山群土地,倭國是最佳選擇。

想到這又樂了,小小刺史一枚,無權左右國家戰爭。無奈饒行南城,新城掀開馬車簾,低聲耳語道:“南城肯定過不去,饒道東城吧。今天恰巧冬至,九兄要率文武百官,去南郊圜丘祭天。”

武康更鬱悶,都趕一起了,咋就這麼背。圜丘天地祭壇,在長安城南二里外,遺址在陝西師範大學老校區。穿越兩年前,被建成天壇公園,陪女神瞻仰過。

李九祭祀完,會在大明宮含元殿,召開冬至大朝會。邀請文武百官,各大使館使臣,天南海北侃大山。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說的就是冬至朝會。

按照套路,會議結束後,李九大宴群臣。各種山珍海味,天上飛的水裡遊的,稱得上饕鬄大餐。然而填不飽肚子,繁複的儀程,酒行十二遍,反覆下跪行禮,能吃飽才怪。

等宴會結束,犒賞群臣,獎品豐富實惠。賞文官幾雙襪子,賞武官三支皮靴,惠而不貴。這也意味著,最近七八天,別想見到媚娘。還是那句話,來的不是時候。

錢順再去打探,只有西城金光門通行,無奈圍著城牆饒半圈。折騰到午時,總算進入長安城,然後一路往東。直到未時四刻,來到皇宮東邊永興坊,伯母楊氏住這裡。

過家門而不入,送新城到長樂坊,駙馬府在那。公主突然回府,僕人們驚呆,瞬間雞飛狗跳。新城依依不捨,邀請武康進去喝茶,嚇的他直晃腦袋。外面到處是客棧,約會何必在家,我還想多活幾年。

她孕期五個月,因為身材嬌小,不是那麼顯懷。穿棉衣披大氅,若不仔細瞧,根本看不出端倪。她平時住長孫府,駙馬府的奴婢,都是她的心腹,要秘密生產了。

返回永興坊途中,武康冥思苦想,有誰知道懷孕?除了錢順和林平郎,也就狄仁傑和滕王,前三個都是心腹,滕王不敢保證。途中向新城打聽,得知造滕王閣的費用,就是封口費。那沒說的,傾家蕩產也得建,花不了幾個錢。

冬至是盛大節日,路上玩耍的小朋友,歡樂唱數九歌:一九冰頭萬葉枯,比天鴻雁過南湖,霜結草投敷碎玉,露凝條上撒珍珠。二九嚴凌切骨寒,探人鄉外覺衣單,群鳥夜投高樹宿,鯉魚深向水中攢...

有點兒意思呀,武康停下腳步,站在旁邊聆聽,頗有幾分附庸風雅。聽完心裡高興,吩咐錢順打賞,孩童們不扭捏,各拿十幾文銅錢,美滋滋一鬨而散。

等他們離開,心裡鬱悶起來,冬至也是團圓日,是遊子回家的日子。漂泊在外心淒涼,一時觸景生情,煞有介事吟詩:長安城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略顯狗屁不通,嘿嘿乾笑兩聲,帶著保安離開。永興坊熱鬧非凡,喧囂隨處可聞,武府卻冷冷清清。只有伯母楊氏,武順一家三口,得知武康回來,又驚又喜門外迎接。

武康給楊氏、武順行禮,互相寒暄幾句,再受外甥禮數。拍拍敏之肩膀,笑呵呵舉起敏月:一年多沒見,敏月更水靈啦,肯定傾國傾城。悄悄告訴舅舅,想舅舅沒?

敏月俏臉通紅,武康片刻錯愕,不禁有些尷尬。男女七歲不同席,她今年八歲了,親暱行為逾禮。也不能放下,那更尷尬,硬頭皮抱懷裡,訕訕看向楊氏。

楊氏渾不在意,武順笑著圓場:“敏月快下來,都是大娘子了,還這麼鬧舅舅。康郎舟車勞頓,趕緊進屋休息,剛包好的混沌,我給你煮兩碗。”

話題轉移開,武康自然很多,抱著敏月進門。楊氏吩咐管家,馬匹拴後院馬廄,給保鏢準備吃食。一家人走向客廳,用眼角餘光掃,不見武氏兄弟。如此重要節日,不來拜見母親,關係有夠惡劣。

坐楊氏身邊,被老太太拉手,笑呵呵拉家常。楊氏得知鬧鬧出生,笑的合不攏嘴:“小娘子有福氣,剛出生就封金華縣君,皇恩浩蕩呀。等媚娘產下皇子,老身給你們做主,把婚事定下來。”

這就安排上了,武康略顯尷尬,順著話說:“孩子終身大事,伯母提的建議,我和小晴定慎重考慮。等媚姊產後再說,萬一也是娘子,那就空歡喜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