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十章 三箭射紅賭輸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刺史 第十章 三箭射紅賭輸贏 (1 / 3)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閏四月初十,辰時兩刻。

為參加媚孃的生辰宴,武康一行日夜兼程,來到關內道、岐州、麟遊縣(陝西省寶雞市麟遊縣)。此地距京師長安,僅一百五十公里,是京畿重鎮,駐紮十三支折衝府,是江南道的兩倍。

三月份關內大熱,李總帶四品以上官員,首次來萬年宮避暑,戒備排查更加森嚴。幸虧媚娘給了通行證,外加身穿紫袍,才能暢通無阻。不過自入岐州地界,明顯比外面涼爽。

回憶後世地理,觀察地形地貌,很快胸有成竹。此地為溼潤季風氣候,特點是熱量不足,春旱夏涼、秋澇冬寒,且春夏季節不明顯。是以隋唐總裁們,在此建造九成宮,經常來這避暑。

昨天整夜下雨,今天陰雲密佈,眾人走出山谷,在寬闊官道上,漸漸放慢馬速。放眼望去,到處崇山峻嶺,地形屬中高山區,相對落差較大,河谷坡度陡峻。武康有絕對的信心,如果來場大暴雨,山洪加泥石流妥妥的。

摘下閻王面具,呼吸新鮮空氣,品味花草氣息,陣陣沁人心脾。想到包裡購物清單,又是滿滿的惆悵。崔小晴代表吃貨太太團,要求買榛果;新城公主代表居家太太團,要求買龍鬚席。

榛果是榛子樹果實,世界四大幹果之一,有天然的香氣,好吃又開胃;龍鬚席由龍鬚草編造,薄而輕,涼而爽。半展龍鬚席,輕斟瑪瑙杯,是貴族的象徵。這兩樣東西,都是岐州特產,都是宮廷貢品。價格那叫一個貴,這些個敗家娘們兒,挺會挑東西嘛。

正鬱悶吐槽間,忽聞頭頂鷹鳴,雄鷹展翅卻低空飛行。估計空氣溼度大,翅膀沾水飛不高,武康登時來了興趣,呶一嗓子策馬狂追。摸出長羽箭,拉滿兩石弓,箭頭隨雄鷹移動。

獵物覺察的危險,立刻振翅高飛,幾乎同一時間,數支利箭破空而出。空中傳來哀鳴,雄鷹畫出拋物線,斜著向前方栽倒。保安歡呼大作,武康仰天狂笑,再次策馬狂奔。

距離落鷹位置越來越近,退左腳離馬鐙,以右腳為支點,側身落馬準備撿鷹屍。忽然發覺不對,雄鷹屍插四支箭,有枝截然不同,不是保安隊的。第六感示警,左肩被巨力推上馬背,對面傳來馬蹄聲,楚神客高呼“敵襲”。

眾人立刻勒韁繩,駿馬前蹄高高躍起,穩住身形二話不說,全部搭箭拉滿弓,瞄準正前方目標。對方也是四十餘馬隊,也都拉弓成滿月,對峙瞬間形成。

為首的是個彪形大漢,身高至少一米八,身穿紫色武官服。其他人穿黑色勁裝,背箭壺掛橫刀,個個彪悍無比。從他們身上,感覺到濃郁殺氣,只有經歷過屍山血海,才有這種氣勢。

對方顯然同感,紫袍武官一聲令下,馬隊分散拉開陣型,做全軍突擊準備。武康也不示弱,打出攻擊手勢,保鏢即刻行動。一時塵土飛揚,劍拔弩張之下,氣氛更加壓抑。

紫服武官目光銳利,看到鷹屍插四箭,一支是自己的薛翎箭,眉頭皺的更緊。約莫五分鐘,視線鎖定武康,話語鏗鏘有力:“左右千牛衛在此,爾等是誰?從何處來?到哪裡去?”

武康當場懵逼,什麼玩意兒,傳說中的千牛衛?瞬間想到李元芳,想到北衙禁軍,和南衙十六衛。北衙禁軍共有六軍,全稱“皇家禁衛左右羽林軍”,駐紮皇宮保衛李總;南衙十六衛是中央軍,其中有十二衛,統帥天下府兵,是府兵領導機構。

有左右監門衛,負責守衛京師諸門;有左右千牛衛,負責李九的儀仗。千牛衛不掌府兵,也沒有兵權,是李總的貼身保鏢。在南衙地位最高,和監門衛一起,監視其他十二衛。

李總的貼身保鏢,不是鬧著玩兒的,都是皇帝的親信。婺州兵是地方軍,肯定惹不起中央軍,想到這拱手抱拳:“某乃婺州刺史,經聖人批准,前往萬年宮,赴昭儀阿姊的生辰宴。”

擺出“止戈”手勢,保鏢收起弓箭,卻保持虎視眈眈。紫袍武官也打手勢,示意衛士收手,上下打量武康,良久開口誇讚:“死戰三河戍,保一方安寧;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身先士卒,鏖戰食人鼠。刺史之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此言一出,千牛衛視線聚焦,凝成大寫的“服”。原來是婺州兵,難怪殺氣如此重!傳聞他們悍不畏死,死扛數倍叛軍,與食人鼠廝殺。食人鼠兇的很,能把活生生的人,幾息間啃成白骨,一想就毛骨悚然。

感受到崇拜,眾保鏢挺直腰桿,士氣瞬間爆棚。武康看向紫袍武官,既然自稱將軍,應是千牛衛大將軍,官階正三品。比自己高兩級,必須自報家門:“武康字變之,還沒請教?”

紫袍還禮:“檢校千牛衛大將軍,薛禮字仁貴。”

聽到“檢校”倆字,武康面露不屑,您這大將軍太水。官場有句俗話,官加檢校,蹲著撒尿。檢校就是虛銜,類似某高校榮譽校長,某博物館榮譽館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