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攻略 第四十八章 婺州大佬斂財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攻略 第四十八章 婺州大佬斂財記 (2 / 3)

眼前的戶籍文書,價值至少十五貫。這時噪音打斷遐想,衙役押倆囚犯,從側門入大堂。周氏兄弟很慘,披頭散髮精神萎靡,一見到周家主,抓住了救命稻草,登時哇哇痛哭。跪在老周面前,哭訴牢獄悲催生活。

老周眼圈紅了,這是我兒子嗎?本來衣著光鮮、風流倜儻的公子哥,這才幾天功夫,就成叫花子啦?一時間五味雜陳,既鬱悶又心疼,還有濃濃怨氣。

待哭聲停歇,武康正襟危坐,和顏悅色道:“是本官照顧不周,兩位郎君受苦啦。不過話說回來,這也是鞭策警醒,對兩位以後人生,大有裨益的。敢問周家主,以為然否?”

周家主捏鼻子點頭,周浩文不樂意聽,仗著老爹在這,竟手指武康大放厥詞。可嚇壞了老周,眼疾手快三耳光,抽的他眼冒金星,破口大罵:“孽障休得無禮,此地沒你說話的份兒”

教訓完不孝子,趕緊躬身道歉:“犬子頑劣無知,還請武錄參恕罪...孽障趕緊跪下,向武錄參磕頭賠罪...還愣著幹啥?信不信將你們逐出周家?”

倆紈絝嚇壞了,跪地上搗蒜般磕頭。武康不由得暗樂,你已經把他們開除了。等磕完三響頭,武康假惺惺虛扶:“哎呀呀,這是幹啥呀?他們還是孩子!那個周桑啊,不是本官說你,這裡是公堂,不是你教訓孩子的地方。”

“武錄參教訓的是,周某受教”,周家主強顏歡笑。

還是不忿啊,武康懶得廢話,接過判詞起身。老蘇閃亮登場,上前兩步高喝:法庭最後判決,在場之人,全體起立。

武康雙手持判詞,高聲朗誦:本庭宣判!被告趙浩文,男性,二十五週歲;趙浩武,男性,二十三週歲;家住婺州中城區,迎賓大道北段。

永徽四年二月初二,在婺州南城區杜家衚衕,金鉤賭坊聚眾博戲,被執法人員當場抓獲。經本衙調查取證,被告犯博戲罪,罪名成立。經法衙、戶衙清點,賭資超五匹絹。

依據《永徽律.雜律》,第十四條,博戲賭財物,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即刻執行。然被告祖父趙行佔,官拜婺州別駕,正五品下。依據《永徽律.名例》,符合贖銅原則。可贖銅二十斤,即開元通寶三千文。被告若不服判決,即日起十日內,可向婺州總衙上訴。

宣讀完判決書,交給軍師老蘇。待簽字畫押,老蘇放入卷宗,此案就此了結。

兩衙役扛大秤,兩衙役持鐵鏈,一起到被告旁邊。意思很明確,趕緊去拿錢,沒錢就把你兒子捆了,繼續關大牢吃公家飯。

周家主心知肚明,跑出正堂側門,很快抱三貫錢過來。放大秤托盤上,秤桿竟然下垂,意思很明顯,錢不夠啊!周家主懵逼,這不可能,三貫錢足數,絕對超二十斤。

秤有問題嗎?不可置信抬頭,見武康似笑非笑,立刻明白了。這個贓官佞臣,心也太黑了吧。《關市令》規定,所有秤每年八月,都要拿官府校驗,合格的才能使用。缺斤短兩者,受杖刑八十,佞臣知法犯法呀!

周家主咽不下怒氣,想據理力爭,又冷靜下來。如果自己說秤,贓官必拒絕贖銅,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想到這再次離開,抱來其餘銅錢,一貫貫放托盤。一直放到十貫,秤桿終於抬頭。

所謂的“其餘銅錢”,是判刑贖銅後,找趙別駕取出籍證明,表示老趙把便宜孫子,逐出趙家門。拿證明去戶衙,把那倆不孝子,重新登記在周家。

整套斂財套路,總設計師武康,構建者婺州全體官員。本來還擔心三養老官,顧忌家族名聲不樂意,哪知他們叫的最歡。

後經崔小晴點撥,明白其中竅門。試問哪個家族,沒幾個不肖子孫呢?家主一經發現,即刻逐出家門,非但不遭非議,還得“治家嚴明”美稱,何樂而不為呢?

注意到周家主不滿,武康呵呵道:“那個周先生啊,令郎在杜家賭坊被捕,杜家大逆不道參與謀反!本官聽說,兩位郎君和杜家的杜美,關係好的不得了,都穿一條褲...”

“汙衊,絕對的汙衊”,周家主撲通跪倒,臉色煞白極力辯解:“武錄參明鑑,逆子與杜美,只是彼此認識,絕無任何交情。我周家奉公守法,武錄參明鑑啊!”

“哎呀這是做啥?別激動,別激動”,武康離開審判桌,快步來到阻止叩拜,語重心長道:“婺州誰不知道,周先生是大善人,怎麼可能參與謀反?實不相瞞,同僚提議徹查你家,被本官嚴辭拒絕,還狠狠斥責一番。”

“多謝武公大恩,多謝武公大恩...”

“哎呀趕緊起來,做啥啊這是”,假惺惺攙扶,拍拍他肩膀說:“本官相信周家,當場打包票,此事就此揭過。您也別放心上,把兩位小郎帶回家,好好管教管教。您就放心,有本官在,沒事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