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他又向如煙吩咐:“你們趕緊收拾行李,換上普通衣衫,到縣衙門口等著...二郎趕緊走,叔父他們等候多時啦!”
兩人匆忙下樓,一路小跑來到縣衙二堂。院子裡圍滿人,中間放著個鐵籠子,三匹馬並駕齊驅的馬車,黃綢緞蓋著的蟒蛇。
鐵籠空隙很小,黃金蟒絕對逃不掉。武康稍稍放心,和崔縣令喧囂完畢,指揮眾衙役裝蛇。眾衙役爭先恐後,都想沾金龍的龍氣。如果不是場合不對,他們絕對會打起來!
等各就各位,武康爬到籠子上,開啟頂部小門。四衙役小心翼翼拉開綢緞,露出挺著大肚子的黃金蟒。崔縣令帶著手下官員,又是向它恭敬三鞠躬。兩個衙役光著膀子,同時用力抬木棍上馬車,鐵籠上衙役馬上接手。
武康看著遞過來的蛇頭,確定這祖宗還活著,接過衙役遞過來的剪刀,剪斷捆蛇頭的腰帶。黃金蟒慵懶吐兩下信子,並未張口咬人的傾向。
心總算放到了肚子裡,手握剪刀蹲下,讓衙役慢慢往下放,逐個剪開布條、藤條。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大肚子放在籠子裡。
黃金蟒慢慢盤起身,所有人都暗鬆口氣。這祖宗現在可是金龍祥瑞,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長安城李九鐵定暴跳如雷,在場之人都得腦袋搬家!
八名衙役齊上手,抬著鐵籠往馬車上裝。黃金蟒抖動了身子,蛇尾露出鐵籠,正耷在一衙役手上。這哥們激動的差點跳起來,咧著大嘴嘿嘿傻笑。沾染金龍貴氣,以後肯定大富大貴。
武康不禁撇嘴,你們是不知道它的厲害啊!要不是吃飽了懶得動,早就暴走纏人了。等到了婺州寫份檔案,詳細介紹黃金蟒的生活習性,包括如何飼養、如何冬眠等全部列出來。
著重強調它的危險性,無論李九、昭儀姐姐,還是那些金枝玉葉們,好奇之下被咬傷,那都是彌天大禍!到那時自己這顆腦袋,想不搬家都難!
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出城,樂隊走在最前面敲鑼打鼓,後面跟著舞獅隊,最後是披甲執刀的軍隊,個個雄赳赳氣昂昂。
崔縣令騎著高頭大馬,紅光滿面跟著舞獅隊,還不時衝兩邊百姓拱手。然而他只是浪費表情,人山人海的吃瓜群眾,目光都落在載金龍的馬車上。
老百姓們都瘋了,竟然往籠子上拋灑銅錢,坐在車轅上的武康和崔五,不時被飛來的銅錢砸中。這樣下去不行,估計走不到婺州,就會被錢砸死。索性換上盔甲,再借塊盾牌護臉。
等來到婺州城外,竟然搞了四麻袋銅錢。武康本想貪汙些,卻被崔縣令告知,錢是老百姓供奉金龍的,要一同送到長安。這讓他非常鬱悶,比吞蒼蠅還難受。早知道不上繳黃金蟒,自己造個籠子去逛街,也能掙個盆滿缽滿。
婺州城外場面更加宏大,蘭溪縣與之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刺史崔義玄帶著婺州大小官員,親自過來迎接祥瑞進城。老崔給金龍車架三鞠躬,還朗誦一篇滿是之乎者也的文章,最後親自持皮鞭趕車進城。
接下來沒武康啥事兒,他帶著如煙主僕,跟著崔五來到一座宅院前。院子不算大,有正房、東西廂房,還有個小跨院,住他們三個完全沒問題。這裡曾是崔五養外室的地方,這次獻祥瑞立功,他老子崔刺史心情大好,准許他把外室帶回府裡。
崔五把他們安頓好,又吩咐僕人送來糧食等必需品,就匆匆離開了。直到吃過晚飯,這小子再次登門,說他老子要見武康。武康不敢大意,在如煙的幫助下,打理好儀容,上了崔五的馬車,前往婺州刺史府。
在刺史府書房裡,武康見到了崔義玄,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兒。滿頭銀髮精神矍鑠,身板硬朗不怒自威,有上位者氣勢。出身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根紅苗正的大戶人家。經歷高祖、太宗、李治三朝,稱得上三朝元老。
崔義玄待武康行禮過後,抬頭瞟了一眼,沒說話也不賜座,繼續埋頭看書。
書房異常安靜,只有偶爾的翻書聲。被視若無睹的武康不急不躁,眼觀鼻鼻觀心,安靜站在原地挺拔如松。他知道這是下馬威,前世在汴京體育學院,也被教導主任如此刁難過,當時足足站半個多小時。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很快兩刻鐘過去,崔義玄依舊聚精會神看書,絲毫沒抬頭的意思。武康不由得吐槽,老傢伙看的是金瓶梅嗎?也罷,咱們就耗著,看誰耗得過誰!想到這把意識放空,眯著眼魂遊天外。
不知道過了多久,崔義玄慢慢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合上手中書直起身子,淡淡說了句:“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