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幾日,方靜帶著陳二林錢侍兩人,開始了對新屋子的裝飾門窗,鋪裝地面,粉刷牆面,吊裝樓梯,一件件事都在緊緊有序的過程當中完成。
就連新屋前的空地地面,方靜都做成了水泥地面,或許是因為水泥的好處,使得錢侍總是懷著異樣的眼神盯著方靜,方靜都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這畢竟不是眼下大唐所擁有的東西,而是一千多年以後才能出現的玩意。
“靜娃子,靜娃子,你隨我去大榕樹那裡,那邊來了好多的官兵。”村正從不遠處跑來,向著方靜喊道。
“村正,咋了?出啥事了嗎?”方靜看著這小老頭跑得氣喘吁吁,停下手中的活計問道。
“靜娃子,大榕樹那邊來了好些官兵,點名要見你。”村正喘勻了氣息後,向著方靜說道。
“點名見我?不會吧?那我過去瞧瞧。”方靜心中好奇,自己認識的人少之又少,有什麼官兵是自己認識的呢?
方靜跟隨村正往著大榕樹而去,就連還在忙活的錢侍和陳二林也停下手中的活計,跟了過去。
村正帶著一行人來到大榕樹後,瞧見了不少的馬車,還有一溜的官兵,打頭的方靜不認識,更是不知道他們是些什麼人了,除了這身裝扮是官兵之外,方靜也猜不出是何人了。
“敢問哪位是方靜方先生?”打頭的官員向著村正一行人問道。
“我就是方靜,你們是何人?來方家村有何事嗎?”方靜盯著這問話的官員問道,自己確實沒見過,就算是自己見過,也想不起來。
“方先生,我乃刑部郎中李道令,奉聖上令,前往蒲州等地,起回方家村漢子遺骸,如今已完成此事,特奉命護送方家村漢子遺骸回方家村。”帶頭的官員向著方靜行了一禮後,表明來意。
“什麼,我方家村的漢子骸骨回來了?真的回來了?”村正在邊上聽著剛才的話,望著這位叫李道令的,臉色通紅,連說話的聲音都開始顫抖了起來。
“回這位老丈,正是。”李道令抱了一禮回應道。
“真的回來了,我兒回來了,我方家村漢子們回來了,我方家漢子終於回家了,祖宗們不再怪罪於我了,祖宗們安息吧。”村正雙眼流著淚水,倒地跪下,向著宗祠堂方向重重的磕著頭,嘴裡呼喊著。
“石頭叔,你去通知全村人吧,全村人,不管男女老少,全部過來集合,我們迎接我方家漢子回家。”方靜知道此時的村正肯定痛苦難言,只得安排著小石頭其他的事情,要不然等村正緩過來,估計得要些時間。
不一刻鐘後,全村老少,哭喊著往著大榕樹來,嘴裡都念叨著自家兒郎的名字,喊兒的,喊丈夫的,喊爹的,誰家沒有個兒郎?誰家沒有戰死的方家漢子的?好像是沒有的,基本二十七戶人家,每戶人家都有。
方靜最是看不得這種場面,但又不能離去,畢竟這遺骸當中可是有著自己父親。
“謝謝啊,謝謝各位幫著起回我方家漢子遺骸,還送回我方家村來,我方家村上上下下,感激不盡。”緩過來的村正,向著這一大批的官兵行了個大禮。
村正帶著全村老少向著這批官兵行禮,當然方靜也在其中,這對於方家村的人來說,這是天大的事情,沒有任何事可比之今天重大,誰也不能居於外,方靜更是不能。
“老丈,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奉命行事,切莫如此。”李道令看著眼下的方家村一百多口人哭天喊地的聲音,還不忘感謝他們,心裡也是莫名的跟著難受了起來。
“村正,還請您主持一下迎接儀式吧,可別耽擱久了,寒了我方家漢子們的骸骨。”一位村老抹著眼淚向著村正說起了話。
“對,對,對,該迎一迎我方家漢子,小石頭,回去準備香案,大開宗祠堂大門,我們要迎接我方家漢子回宗祠堂。”村正向著身邊的小石頭大聲的喊著,心裡除了難受就是高興了。
對於方家村的人來說,只有兩件事會讓他們集體興奮,一是全家吃上大白米飯的時候,而第二則是現在。
老人們心中難受,但心裡卻是欣喜的,婦人們難受,卻是最希望自家漢子能回來,雖無法做到十全十的回來,但遺骸回來了,也算是一種寄託了,小娃們難受,是跟隨著祖輩與父母輩難受,大一點的小娃雖然見過自己的父親長輩們,而小一點小娃,卻是沒有多少記憶了。
“這位村正,您看是不是請出些人來,我好讓我將士們請下方家漢子下的遺骸,是不是該由家人來迎回去,這樣才合適一些。”李道令看著這面前的一大群人,心中定下一計,或許這樣更合適一些。
“將軍說的是,將軍說的是啊,老漢我都忘了這事了,謝謝提醒。”村正聽了李道令的話後,連忙點頭應下。
村正喊著各家各戶的人,由著各家的男人前來,沒有男人的,就由家中的男娃過來,也算是接替過香火的意思,方靜也在其中。
本來方靜是想讓自己小妹方園來的,但這畢竟是全村最大的事情了,可不敢有違全村人這意願,只得站在隊伍當中。
四十九人的接替的隊伍,站了一長排,這也使得方家村有史以來最為齊心的一次了,村正打頭站在最前端,靜等著官兵們念著各家漢子遺骸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