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法會七月中,理白言明路自通。
萬載輪迴結聖果,世事一場大夢空。
我跟在昊雲二長老的身後,從那座存放雕像的山洞裡面退了出來,感覺自己又有了新的體悟,也有了新的疑問,那就是,人生生世世的輪迴是為了什麼?輪迴到何時才是終點?
我將這些疑問向昊雲前輩說出來的時候,本想讓昊雲前輩替我解答,可是得到的答案卻是,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只是告訴我,說道:“你問的這些問題,也是我們這些修煉人所想知道的,地球上為什麼存在人呢?這個‘三界’是何時造就的,又因何而造就呢?為什麼‘三界’內會存在輪迴呢?這一切的一切恐怕只有那位‘聖者’能夠給我們解答了,明天我們也許就會知道答案也說不定呢!”
聽昊雲前輩這樣一說,我心中不免對明天的法會期待了起來,我想:那位“聖者”講法的內容一定是不可想象的高,真想明天快些到來啊!
中午我就在昊雲前輩的洞府內用的午餐,只是一些平時很常見的水果,有桃子、有蘋果、有棗等,可是這些水果入口之後的感覺,卻不僅僅是能夠填飽肚子,當這些水果入口後,它們會在口中慢慢的化掉,根本就不用牙來咀嚼,而且化成的汁液,口感香甜,讓人回味無窮,而且,這些汁液就像是一種營養液一樣,快速的被人體吸收,然後,緩慢的流經身體的各處經脈,對人體的經脈能夠起到很好的修復、保護和通脈的作用。
時間不長,我就將石桌上的水果一掃而空,昊雲前輩笑看著我,他並沒有吃,待我吃完後,他說道:“今天你就住在我這裡休息吧,利用這個時間,在修煉上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你儘管來問我,我會給你認真解答的,我會把我這個層次上所知道的統統的告訴你,這對於你來說,也是另一種方式的講法吧。”
我一聽還有這好事,高興的差點沒蹦起來,我可是知道昊雲二長老的厲害之處的,上次在車上把空間傳送的原理給我講明白了,這次的機會更要好好把握。
於是,我拍了拍有些鼓脹的肚子,恭敬的問道:“前輩,昨天弄玉前輩已經跟我詳細的講解了那個‘五氣朝元’的境界,我還想知道這個‘三花聚頂’又是個什麼境界呢?”
昊雲道:“你問的這個問題,在一些小的門派,根本就不知道,因為,他們最高境界還都達不到‘五氣朝元’,那就更不用說‘三花聚頂’了,這兩個層次可是有著巨大差異的…”
我認真的聽著昊雲前輩的講法,原來,這個“三花聚頂”是指,精氣神代表三花,精為玉花,氣為金花,神為九花。道家重修煉,以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最後聚之於頂,可以萬劫不侵,長生不死。
當人體的精、氣、神混而為一時,也就是腦部的印堂穴與百會穴垂直線為中心點的腦部內空間,會生成三朵花,慢慢的匯聚在人的頭頂處。
從本質上看,“三花”的內在意義乃是“三陽”。所謂“三陽”也就是陰中之陽,陽中之陽,陰陽中之陽。“三陽”之說來自五行與天干的轉換。
在中國古代,以“水”代表北方,於天干為壬癸,在人體則與腎臟相對應;以“火”代表南方,於天干為丙丁,在人體則與心臟相對應;以金代表西方,於天干為庚辛,在人體則與肺臟相對應。腎主精,心主神、肺主氣。水在北方為陰方,所對應的天干壬癸,一陰一陽,壬為陽,癸為陰,所謂“陰中之陽”指的就是代表北方兩個天干之中的“壬”;火在南方為陽方,所對應的天干丙丁,也是一陰一陽,丙為陽而丁為陰,所謂“陽中之陽”指的是代表南方兩個丙丁中的丙;金在西方為陰方,所對應的肺臟吐故納新,交接內外表裡,故有陰陽轉換之性。
所謂“陰陽中之陽”指的是代表西方和肺臟的天干庚辛中的“庚”。講究“煉精化氣”就是去腎水中的癸,而升壬;“煉氣化神”就是去肺金中的辛,而升庚;“煉神返虛”,也就是去心火中的丁,而升丙。其壬、庚、丙,象徵精氣神中的“三陽”,經過進火而昇華,最後聚於泥丸宮,這就叫做“三花聚頂”。
我點頭道:“前輩,原來這‘三花聚頂’是人體至高境界的一種體現,達到這個境界就可以長生不死了啊!”
昊雲道:“是這樣的,所謂頂者,鼎也。革故鼎新,脫胎換骨,則成聖明境界,到了這樣的境界,則骨體榮華煥發,光芒四射。此時,精氣神已從分的狀態而回歸於‘合’的狀態,恍若金花片片自現於空中,這是一個美好的結果,所以,‘花’也有‘華’的意思。”
我又繼續追問道:“前輩,過了這個‘三花聚頂’的層次,下一個層次是什麼呢?”
昊雲感嘆道:“如果能夠有幸超過這個境界,那就達到了,只有在傳說中才聽說過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一個我們這些,活了幾百、幾千年的老怪物都向往達到的層次,我今生今世能否突破,也只能看我的造化了,這是我們本身功法的侷限性造成的。”
我也有些遺憾,但是又繼續追問,道:“那這個層次是一種什麼狀態呢?”
昊雲苦笑道:“我只能從字面上給你解釋了,我所知道的‘三界’是指天上、地上、地下構成‘三界’內眾生,六道就是在三界內,同時細分還有多少層天,有說是三層大天的,有說是九大層天的,還有說八十一層天的,但不管怎麼說,也都是在這個‘三界’之內,都沒有出去,換句話說,就是隻要在這個‘三界’內,你就在這個輪迴系統之中,不能得到永生。”
我點頭道:“前輩,這個跳出‘三界’倒是好理解,可是這個‘不在五行’呢?”
昊雲繼續說道:“構成我們這個宇宙是因素是‘地、水、火、風’這四大,然而構成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是五種元素,也就是‘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在我們這個物質世界,我的理解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所有物體都會敗壞,就像石頭會風化,樹木會腐朽,人體會死去後慢慢的分解,它會從一種狀態變成另一種狀態,也許不在這個物質世界之內,也就是說不在五行構成的世界之內,也許就沒有敗壞的過程,這也是另一種的長生不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