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一萬年的夢> 第二十回 許仙和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回 許仙和蛇 (1 / 4)

人生如夢一盤棋,是是非非不可欺。

古今多少傳說事,顛倒黑白蘊天機。

上次紂王帝辛的夢境,在我的頭腦裡面迴盪了好些天,現在我更加感興趣的並不是我靈魂受刑的事情,而是每次在夢中穿越時空之時,都會出現在我面前的那位白衣老者,他會是誰呢?這個疑問一直在困擾著我,但是,這也讓我有了一個一直修煉下去的目標,因為,我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當初,我也幾次想用天眼神通推演一下我的這些夢境的情況和那名神秘的白衣老者,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天眼神通在這個時候卻失效了,居然什麼也看不出來,永遠好像有一層迷霧在那裡阻擋著我的觀察。

那個白衣老者的身影雖然時常在我的夢中出現,可是,他給我的感覺他就是真實存在的,可有時我又回憶不出來那個白衣老者的具體相貌,真的是太奇怪了。

突然,我好像想起了什麼,我用手用力的拍了下自己的頭,想起來我為什麼不去問問師父呢,師父他一定知道是怎麼回事,等下次再見到了師父我好好問他一問,我打定了主意。

最近,同學們在一起談論最多的就是,近段時間在許多電視臺接連播放的一部熱播劇,“新白娘子傳奇”,裡面不論男女演員的演技都表現的淋漓盡致,特別是許仙和白娘子的愛情故事,讓男女同學們都熱烈的討論著,當說起許仙時,有的女同學眼神裡面都流露出了小星星,同學們都被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故事所深深的吸引了。

同學們都在說著那個白娘子白素貞如何的善良,對許仙如何的忠貞,她為了當地百姓付出了很多,救人危難等等。

我出於好奇也認真聽起了同學們的議論,原來,“白蛇傳的故事”,蛇妖白素貞受觀音點化,向善千年,終化人形。為紅塵證道,白素貞到人間修行,與臨安城大夫許仙相識。

白素貞和許仙的相識之緣分,還是有原因的,據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有一年在西湖的斷橋邊賣湯圓,當時還是幼年的許仙買了一粒湯圓,吞下後三天三夜不想吃東西,不得已只好跑去找呂洞賓。

呂洞賓把年幼的許仙抱上斷橋,抓住他的雙腳倒拎起來,小湯圓就滾下西湖去了。正巧被在斷橋的下邊修煉的一條白蛇接在嘴裡。原來白蛇吞的是呂洞賓的仙丸,於是增添了500年修功,就此也與許仙結下了緣。白蛇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白素貞。

白素貞誤以為許仙是冒充大夫的騙子,為揭穿他的真面目,她和對方“比拼醫術”,打賭誰先治好長生的母親。白素貞發現長生母親是中了蛇毒,追查到女媧廟青蛇妖小青,兩人不打不相識,最終結拜姐妹。因妖孽作祟,臨安城陸續有孩童失蹤,金山寺和尚法海奉師命前往臨安城捉妖。

法海以為作惡的是青白二蛇,追殺二妖。直到元宵節燈會,小長生被擄走,眾人才知道作祟的是蜈蚣精。法海與二妖聯手對付蜈蚣精,二妖的正直令法海對妖的偏見產生了動搖,他決定留在臨安觀察二妖。許仙與白素貞在相處中,彼此相愛。

一直愛慕白素貞的鼠妖景松和傾心許仙的金如意千方百計離間二人感情,但許白二人痴心不改,歷盡磨難後喜結連理。二人開設醫館保和堂,小青也與夥計張玉堂相戀,幾人聯手救死扶傷,造福一方。法海因開天眼,預見到水漫金山的一幕,擔心二妖是偽善,一切不過是為了蠱惑人心。懷疑之下,他道心動搖,產生心魔。如意看到許白生死相隨的深情,心灰意冷之下被心魔蠱惑,製造兇案嫁禍白蛇。

為了保護妻子,許仙求助法海,以純善之身困住心魔,並藉助金山寺眾僧之力,與心魔同歸於盡。白素貞不捨許仙犧牲,不惜水漫金山逼法海放人,最終犯下大錯,被鎮壓在雷峰塔下。許仙從此四海為醫,懸壺濟世,替妻贖罪。

同學們一提起法海,都在譴責法海,同學們都說許仙和白娘子好不容易成為了夫妻,不但被法海無情的拆散了,而且把白素貞壓在雷鋒塔下永世不得翻身,白素貞的身世和許仙的遭遇好不可憐,法海不就是多管閒事的那個人嗎?

我坐在最後一桌,聽著前排幾位同學的交談,也對白蛇傳的真實性和歷史產生的好奇,我爬在書桌上面假寐起來,利用天眼神通推演起白蛇傳的歷史來。

我發現法海禪師歷史上是確有其人。他的父親是大唐名臣——唐宣宗時期的宰相裴休。

法海出家之前,名叫裴文德,飽讀詩書,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狀元,本來很有可能象他父親一樣,在仕途上發展,但因為一件事而改變了。

話說,這裴家家風傳承敬信佛法,裴文德從小研讀佛經。父親裴休和許多禪師是好友,經常在一起參禪論道,在文德小的時候就帶著他一起去。唐代會昌年間滅佛的時候,裴休是潭州刺史,文德就曾給父親出主意,對滅佛這事能拖就拖,對僧人能救就救,保住了潭州地方的廟宇和僧眾沒有受大的損失。

後來,皇上鍾愛的一位皇子得了重病,找了好多名醫也治不好,皇上這個急啊。一位高僧對皇上說:“皇子要遠離紅塵,可得性命。”皇上一聽,這不就是要皇子出家做和尚嘛,沒有說話,只是皺起了眉頭。

裴休正在一旁,回家說起這事,不知如何是好。誰知那文德聽了,馬上對父親說:“孩兒倒有一個兩全之策,說來您別生氣。”裴休說:“說來聽聽。”

文德說:“孩兒從小熟讀經文,知道人世輪迴,生老病死,苦海無邊;早就有志身入空門,研修佛法。倒不如趁這個機會,稟明聖上,代皇子出家。一來解皇上之憂,盡臣子之忠;二來也遂了孩兒心願,可望解脫紅塵之苦;三來也能替父親了卻自身入佛門修行之願。豈不是好?”

裴休雖心下不捨,但也知道兒子說得很有道理,就稟明皇上,皇上大為感動。就這樣,文德就在裴休募捐修建的溈山密印寺出家,拜當時禪門溈仰宗創始人、密印寺主持靈佑禪師為師,法號法海。

剃度之後,法海就過起了苦行僧的生活,這自小嬌生慣養的公子,每天除了誦經唸佛就是劈柴,一劈就劈了三年,然後又有了新任務——每天為五百餘僧眾擔運生活用水。山高路遠,道路崎嶇,十分辛苦。

苦行結束後,師父讓法海閉關修行三年。到了三年期滿時,靈佑禪師到關門外直呼“法海”之名。法海聽到師父呼喚,應聲而出,而他的門窗既沒有開啟,也毫無損壞,標誌著他已經修出了功能!一時間,合寺內外僧俗大眾都來親近他,向他問道,每日絡繹不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