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內幕?”蘇幕看來,溫道言的小表情,任誰都能看出問題。
“原本是沒有署名的,”
溫道言還是在努力的平復自己的心情,“不過後來殿下說這件事大師兄您居功至偉,更是殿下救命恩人,殿下便又將大師兄的名字寫了上去。”
“你知道為什麼不阻止?”蘇幕這就不懂了。
豈料這會兒溫道言立馬坐正身子,道:“我知曉大師兄為善不欲人知,如此高尚的品德令人敬佩,可師弟以為,如此潑天之功,我們三人絕難承受。”
“這麼說,你是一片好心了,”
蘇幕艱難的擠出一抹笑容來,說道:“那你剛才心虛什麼?”
溫道言老老實實答道:“回大師兄,殿下讓我對您隱瞞此事,有違道心。”
“你還真是我誠實信賴的好師弟啊。”
......
此後往京都的數日光景,再也沒有意外發生。
京畿道的路變得更加平坦,在進入朝歌地界後,官道上已經鋪砌上極佳的青石磚,匠人門鋪砌技術亦是極好,連磚縫都難以才看見。
道旁兩畔每隔一段距離便種有四季常春的靈樹,無時無刻都在洗滌著流淌在天地間的靈氣,便是凡人行走在這樣的官道上,也會倍感心曠神怡。
或許,這也是朝歌大道之上行人始終絡繹不絕的緣故之一。
鳴歌河,河水清澈到彷彿能將人心洗滌乾淨。
來到這條河,便說明距離朝歌只有十餘里距離,河岸兩邊的柳枝細長,上面常年停靠著一種很漂亮的靈鳥,便叫鳴歌鳥。
不止是因為這種鳥的歌聲猶如天籟,更為重要的是,鳴歌鳥的聲音會從這裡一路飄進朝歌,直達天聽。
“據說在大周立國之時,太宗皇帝征戰在外,朝歌城外有人想要裡應外合,篡位弒殺太子,”
溫道言已在京都有一段時日,但來到此間,依然覺得兩岸風景如畫。
他給小猴子講述著:“最終就是因為鳴歌鳥的傳信,以至於那群人的計劃失敗。”
“造反的人不知道鳴歌鳥嗎?”小猴子聽得很認真,就像一個學生。
溫道言輕聲說:“在太宗皇帝以前,沒有鳴歌這種鳥,傳聞,鳴歌鳥是太宗皇帝割自己的肉餵養出來的,他們名字中的‘歌’是朝歌的‘歌’,太宗皇帝將它們餵養出來,就是為了護衛朝歌城。”
“哦~”小猴子頻頻點頭,聽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