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馬上皇帝,瞭解民間疾苦。
更知道三十貫意味著什麼。
常人做工一天不過十三文。
若是保證每天都有工作的情況下,辛苦一年,也不過四貫銅錢。
這四貫銀子,還要生活,還要交稅,每年還要徭役二十日。
若不徭役,便用絹抵,一天三尺。
要是家中有父母妻兒,全家人一年能賺十貫,攢個一兩貫,便算勤懇之家。
這還是豐年。
災年莫說攢錢,能活命就不錯了。
而秦家村,戶均超三十貫?
說出去誰敢相信?
若是一家五口,那便是,人均六貫!
收入超出京兆百姓,兩倍有餘!
若這裡是京師最富庶的坊區,他還相信,可這裡是京兆郊區的窮鄉僻壤!
這令他如何不震驚?
而小康一詞出於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意思是:人民太勞苦了,但求可以稍安康。
可小康,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而現在,有了!
秦牧口中的,戶均三十貫,居然只是小康的最低要求?
好大的口氣,如他所說,那京城百姓豈不是每天都過得水深火熱?
“假的,肯定是假的!”李玄明這麼想。
而這時,村民突然高聲吶喊起來。
“村長萬歲!”
“村長牛批!”
“村長吊爆了!”
孫武黑著臉,“小小村長,也配萬歲?”
魚朝恩‘哎喲’了一聲,害怕的看向了李玄明。
李玄明面沉如水,眼神也變得犀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