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朝恩將圖紙遞上去。
“父皇,兒臣統計萬年縣共計流民五萬六千三百二十人!”李京道。
“兒臣統計長安縣流民共計四萬四千五百人!”李克也說道。
李玄明嘆了口氣,流民人數果然快十萬了,這還是各家認領之後的人數。
“陛下,中書省已經頒佈了詔書,目前僅有京兆之地的縣衙有回應,願意認領災民的不多,都是哭窮的。”高聖元嘆息道,這也意味著,獨孤銳的辦法不好使。
獨孤信臉色不太好看,這些人太不給面子了,哪怕百十個也行,那也能減輕一點朝廷壓力。
不過,想到兒子,獨孤信也是有些奇怪,為何兒子出門兩天沒有回信?
還是說,他已經到太子身邊去了?
這是,李玄明的妹夫,現任工部尚書段倫出列,“陛下,這是工部擬出要修繕的工事,請過目!“
對這個妹夫,李玄明是頗為信任的。
接過冊子,李玄明認真看了起來,稍許,他說道:“讓吏部官員去流民安置點招人,一日兩頓,一餐稠粥配雜糧餅,二餐要米飯,日結三文。
若有人魚目混珠,混入其中,格殺勿論。”
這一句話,就堵死了那些人想要薅朝廷羊毛人的路。
聞言,武昌郡公,現任戶部尚書,齊春和不幹了,“陛下,如此賑濟所需的支出就太多了,戶部難以為繼。
一日兩頓,既要稠粥,又要米飯還要管飽,這十萬人,一天就要消耗二三百石米。
去掉老弱婦孺,年輕力壯者佔據半數,一天支出十幾萬錢。
一個月下來,便是六千石米,四五百萬錢。
冬日將至,流民還在增多,這支出只多不少。
戶部入不敷出,在這麼下去,明年可怎麼辦?”
齊春和深吸口氣,“還要給這些百姓修房子,為他們準備衣物,這些少說也要砸進去百五十萬貫錢。
今歲收得稅錢,也不過四百萬貫。
那就不是入不敷出這麼簡單了,在這麼下去,連邊關將士的軍餉都發不出來了。”
李玄明淡淡道:“這筆賬,朕早就算過了,不過,你們不用操心,錢糧,該來的時候,它就來了!”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他堂堂大貞皇帝,居然如同婦女一樣斤斤計較。
而齊春和的話,也不由讓他想到了秦牧那一句:“再好的辦法,也要看當權者的良心。”
簡直一語中的,直中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