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明看重的是實惠,得到的是利益,擴充的是版圖,充實的是國庫。
「事出反常必有妖!」
大理寺少卿順天府楊榮低聲道,「帖木兒國從未和我大明親近過,且前十幾年間彼此猶如水火,這一點他們心知肚明!這次突然不請自來,確實難以捉摸。」
「據說是帖木兒國的新汗一改過去貪婪擴張之態,行開明禮儀之策。所以派遣使節溝通西方!」
北首隸按察使楊溥沉聲道,「但這個理由,臣也是不信的!不過,臣倒是以為,其實....他們為何而來,倒也不必深究!」
「哦?」朱允熥眉毛動動,「何出此言?」
「我堂堂天朝,歷來都是有朋自遠方來,好酒好菜!」
楊溥一笑,又道,「若是敵人來了,刀不利乎?」
「哈哈哈哈!」
朱允熥大笑,「愛卿此言甚妙....」
說著,他笑容漸漸收斂,「朕料定,他帖木兒使團這次就是摟
草打兔子!不,有棗沒棗打三杆子...」
「以朝貢的名義過來,看看我朝的虛實....若我朝強,他必不敢在西域用兵....哼哼!吐魯番古稱高昌,其主為東察合臺汗國!」
「而朕聽說帖木兒一生,都在對東察合臺虎視眈眈....而察合臺汗國,受其威脅,屢次與朕修書叫苦!」
「十多年前聞帖木兒欲興兵八十萬來犯,朕派宋老將佔據哈密,就是盼著他來...可惜,哼哼!」
皇帝的話讓群臣微微錯愕,但隨即反應過來。
這些話都是平日即便是南書房大臣們,也未必能知曉的真正帝國核心機密。
「俗話說狗改不了吃屎!帖木兒國新汗遣使,就是故技重施要試探我大明虛實...」
朱允熥又笑道,「朕,也跟幾位愛卿想的一樣。讓他試,他若自不量力那就讓他來!」
邊上一首沒說話的李景隆,忽然心中豁然開朗,笑問,「萬歲爺,那帖木兒國若是被我大明震懾,不敢來呢!」
「那....」